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首页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帝背后的抄家王三国铁血龙骑抗战之大国崛起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穿剧之夫人想剧终玄奇三国隋唐:一拳可灭李元霸还是谋士?人在大唐,朝九晚五刘备长子明末之大国崛起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命运的玩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接下来,人生,给这对师兄弟,都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韩非回到了韩国,韩国的君臣无心听他那些发展国家的道理,只喜爱玩弄术法,以求苟安一时。

丞相张平找来一个水工,名叫郑国。韩王把他送到了秦国,为的是使秦国的民力都投入水利建设,而无暇东出。

韩非当然能看出这个主意是多么的荒谬,水利只会使得秦国强大,这看似是在帮助韩国,实际上只会使得韩国加速灭亡。

可是他的堂兄韩王安听不进去这些道理,时间长了,韩非也不愿意再讲。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书,期望能够有益于后世。

而李斯来到秦国之后,先在吕不韦的手下当门客,后来受到吕不韦的推荐进入朝堂担任了郎官。

再之后,他因为献上了间六国的计策而为秦王重用,任为长史。随后又在成蛟之乱,嫪毐之乱中累积了功劳,从长史升为了客卿。

正当他一点点的接近权力中心的时候,郑国是韩国间谍的事情暴露了,秦王一怒之下,驱逐了所有的外客。

人的命运微如草芥,秦王一声令下,李斯只能带着刚来到咸阳的家人,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秦国。

“李大人,”在函谷关,他被蒙恬拦住了。

“见过蒙将军,”李斯行礼,“将军准备去哪里?”他问蒙恬。

“我当然还是留在秦国,我没有被驱逐,”蒙恬说。

“这样啊,”李斯感慨,“那恭喜将军了。”

“什么跟什么啊?”蒙恬说,“先生,你和秦王还有话说吗?”

“这,”李斯犹豫了。

“我知道你肯定有,”蒙恬说,“快,写下来,我带回去给大王看。”

“大王,还愿意听我说话吗?”李斯问蒙恬,“我可是楚国人。”

“他很愿意,”蒙恬替嬴政说,“要是你的话他都不听了,别人说的更没用,快写。”

李斯坐下来,想了一会,提笔写了一封书,交给蒙恬。

“你在这里等着,不许走,听到没有,”蒙恬骑上马,对李斯说。

“是,将军,”李斯回答,

“夫人你可看住他啊,”蒙恬不放心,又嘱咐李斯的老婆。

“他哪里肯听我说话,”李斯的老婆说。

“老婆说话都不听,李斯,看看你像话吗?”蒙恬数落李斯。

“将军批评的是,”李斯说,“我以后一定改。”

蒙恬拿着李斯的书简,快马加鞭的往咸阳赶。

驱逐了外客的嬴政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他的桌上堆着两箱子竹简,重的快把桌子压塌了。

“这是什么?”嬴政问蒙毅。

“今天的政务,”蒙毅回答。

“交给下官去做,”嬴政挥挥手。

“王上,”蒙毅回答,“外客都走了,哪里还有下官呢?”

嬴政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其实他刚做出这个决定都后悔了。但是当王的,不能朝令夕改,他也是骑虎难下。

“大王,”蒙恬风风火火的赶回来了。

“怎么了?”嬴政问他。

“给,”蒙恬递给他一卷竹书,“李斯上书。”

“念,”嬴政把竹书递给身边的小内侍。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客卿的历史学的还挺好,”嬴政评价了一句。

“是,李客卿是荀子的高足,”蒙毅说,“读史使人明智,荀夫子肯定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荀卿现在在哪?”嬴政问,“能请来吗?”

“王上,荀夫子已经作古了。”蒙毅说。

“王上不是不喜欢儒生吗?”蒙恬问道。

“荀卿又不是一般的腐儒,”嬴政说,“可惜了。”

“大王,没事,师傅死了,这不是还有徒弟嘛,”蒙恬说。

“徒弟和师傅只怕是差的有点远,”嬴政说,“罢了,不说这个了,继续念。”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朕什么时候偏爱过锦缎和美女了,”嬴政不满,“我在你们心里就是这么个形象?”

“大王,这是打比方,打比方,”蒙恬说,“不是骂您。”

“算了,”嬴政挥挥手,“继续念。”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离开咸阳的外客现在在哪里?”听到这里,嬴政忽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有一部分已经出函谷了,”蒙恬说,“我回来的路上,还听见几个人说,要去魏国呢。”

“敢,”嬴政一拍桌子,“去,全部给我追回来。”

“是,”蒙恬笑着说,“臣马上去办。”

“王上,这剩下的,还听吗?”小内侍问道。

“继续念,”嬴政说,“朕爱听。”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没了?”嬴政问。

“没了,”小内侍战战兢兢的回答。

“就这么多?”嬴政又问。

“大王恕罪,”小内侍把书简奉上,“李客卿旷世文才,您就是让奴才瞎编,奴才也编不出来。”

嬴政拿起竹简,看了一遍又一遍。

“蒙毅,”他喊道。

“臣在,”蒙毅行礼。

“朕还没听够,”嬴政对他说,“去,把李斯找过来。”

李斯回到了咸阳,嬴政把李斯叫到了议事的偏殿。

“李斯,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吗?”嬴政拿出一个东西给他看。

“臣记得,”李斯回答,“这是大王让臣刻的玉玺,上面是您最重中意的一句话。”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嬴政说,“这还是咱们和好几个人一起讨论出来的呢,你我,王绾,昌平君,昌文君。”

“那时候,吕不韦也还活着,”嬴政淡淡的提了一句。

李斯没有答话,他知道嬴政对于这位权倾一时的相邦,怀着相当复杂的感情。

“不过,朕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嬴政继续说,“李斯,你还记得,这方印玺是怎么制作的吗?”

“回大王,”李斯说,“是以和氏之壁制作而成。”

“朕见你写的书里提到了这和氏壁,”嬴政说,“朕听说先昭襄王想以数十座城池来换取此宝,不知这玉到底是宝贝在哪里,李爱卿学识渊博,能替朕解惑吗?”

“是,”李斯回答,“这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那时候,楚国的国王还是楚厉王。”

“楚厉王?”嬴政对于这个楚王感到陌生,于是问,“秦国当时的君主是哪位先祖?”

“回大王,是秦文公,”李斯回答。

“是够久的,”嬴政说,“文公才是大秦的第二位君主。”

“是,”李斯回答,“在楚厉王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卞和,此人善于相玉,有一天,他从荆山中得到了一块璞玉,一眼看出是个不世出的宝贝,于是献给了楚厉王。

“楚厉王不懂得玉石的品质,他找来了专业的玉匠,想要鉴定这块玉璞的好坏。玉匠看了之后对他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于是,楚厉王大发雷霆,认为卞和是欺君之徒,砍掉了他的左脚。

“后来楚厉王死了,楚武王继承了王位。卞和又带着玉璞来了。同样的故事上演了,楚武王,也找了相玉的专业玉师,玉师还是认为这是块石头。于是,武王也觉得卞和欺君,砍掉了他的右脚。”

“一群昏君,”嬴政快听不下去了,“就算真的是石头,收下了也没有什么危害啊。”

“是,”李斯回答,“王上圣明。”

“你继续讲,”嬴政说。

“再后来,楚武王不久也去世了,楚文王成了新的王。”李斯说。

“那人不会又来献玉了吧?”嬴政看了看手里的玉玺,“这么执着?”

“没有,这一次,卞和带着这块玉璞,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一直到眼睛流血。楚文王听说此事,派人去问其故。

“使者问卞和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明明天下因为犯罪被削足的人那么多。卞和回答,自己并不是为所受的刑罚伤心,而是伤心宝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当成骗子。

“楚文王听了之后,感慨不已,于是便派玉匠加工卞和的玉璞,最终从里面获得了宝玉,这就是和氏璧的由来。”

“总算还有一个明白的,”嬴政评价,“这可真是个曲折的故事,”

“王上,”李斯说,“珍珠宝玉,都是君主所喜爱的东西。正如您所说的,卞和即使献上了石头,也并没有什么危害,然而,如此稀世珍宝,还是在主人处刑之后才得到了认同。可见,让人认识到玉真正的价值,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如今,法术禁止人的私心贪欲和邪恶,是天下人所厌恶的东西。君主对于法术又不像喜爱美玉那样珍视。法家的人,之所以还活着,只是因为他们身怀的玉璞还没有献出来。”

“是这样吗?”嬴政笑一笑,“那李爱卿可有玉璞要献给朕?”

“大王,”李斯说,“臣听说,吴起曾经和楚悼王说,楚国大臣权重,贵族泛滥。这会威胁到君主,百姓也不会幸福,还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他建议,贵族子孙超过三代就收回爵禄,取消减少官吏的俸禄,裁减冗官冗员,节流以供武士。楚悼王听从他的话,楚国因此得以强盛,可惜悼王暴毙,吴起死而新法灭。”

“朕不觉得可惜,”嬴政说,“朕又不是楚王。”

“是,”李斯回答,“咱们秦国的商君,教导先孝公将民编为什伍,鼓励告奸,同时为了防止冤狱诬告反坐。

“商君燔诗书礼以明法,任人以贤不以贵,禁止说客误国,奖励用心于耕战的平民。正是有先孝公实行商鞅的变法,秦因才能如此富强。”

“嗯,”嬴政说,“没错。”

“王上,”李斯说,“商君,原本是卫人。臣的老师教育过臣,要以对待圣贤的礼仪,来对待天下投奔而来的士人,这样,才能够使得秦国持续的强大下去,不至于毁灭自身。”

“朕知道了,不会再赶你走了,”嬴政回答。

“是,”李斯低头。

“这故事原本很有意思,”嬴政评价,“就是后边的说教有些多余。”

“回大王,是臣愚钝,请大王恕罪,”李斯回答,“大王所喜爱的故事,是臣的师兄所写,您所不爱的则是臣的主意。”

“爱卿的师哥,哪一位?”嬴政问道。

“回大王,是韩国公子,韩非。”李斯回答。

“韩非的才华,和你相比如何?”嬴政问李斯。

“大王,师哥之才经天纬地,有如沐浴着阳光的大树,而臣只不过是背阴处的残花拜柳而已。”李斯回答。

“我看不见得,”嬴政摇摇头,“当今天下,最强的国家就是秦国,你的师哥要是真有本事,怎么会看不破天下的局势?要是能看破天下的局势,为什么不来找朕?

“我看,这世间的道理,还是李爱卿懂的更加多,爱卿如果是一块石头,那朕便是识得宝玉的楚文王,你要更加自信一些才是。”嬴政说。

“是,”李斯回答,“多谢秦王。”

李斯在此之后,升为了廷尉,主管秦国的刑律之事。秦国以法治国,廷尉在九卿中是极为重要的职位,李斯丝毫不敢怠慢。

比这更重要的是,秦王开始真正注意到了他,并且开始有事的没事的叫他来说话。

过了一段时间,到了秦国官员休沐的假期,李斯从廷尉府回家,刚沐浴完,小内侍就找上了门。

“李廷尉,”小内侍说,“秦王有请。”

李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跟着小高子来到了咸阳宫。

“来,李爱卿,坐,”嬴政没有在议事的偏殿召见他,而是把他召到了书房里。

“多谢王上赐座,”李斯行礼,然后到嬴政指的位置上跪坐下来。

嬴政正在看什么东西,看的十分入迷,李斯在一旁等着。过了好久,嬴政才说话。

“唉,朕恨不能与古人同游啊,”嬴政看着手里的书卷,感慨道。

“王上,您在看什么?”李斯问秦王。

“爱卿你看,”嬴政把书卷递给李斯,“朕从来没有看过有人能把道理讲的如此透彻的。”

“大王,”李斯看了一会,告诉嬴政,“此书的作者并不是古人。”

“哦?”嬴政告诉李斯,“这书卷并没有署名,是少府室的人偶然间从民间得到的,卖书的人说是写书的人是古代的圣哲,难道李爱卿认识这位作者?”

“大王还记得臣和您提起过的,臣的师哥韩非吗?”李斯问。

“记得,”嬴政说,“难道,这是?”

“正是师兄韩非所书,”李斯回答,“此为说难之篇。”

“爱卿和师兄可还有联系?”嬴政问。

“一别经年,杳无音信。”李斯回答。

“这样啊,”嬴政有些失望。

“但是,臣了解师兄,师兄心怀韩国,不会弃国离家而去的,”李斯说,“大王如果真的爱重于师哥,可以向韩王要人。”

韩王很快收到了秦王的书简,秦王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让韩非来秦国,不然就派军队灭亡韩国。

韩王和丞相来找韩非,发现韩非似乎已经有了预感,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在家等着他们。

“王兄,”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韩非对韩王说,“臣弟,此行凶险,恐怕,再难归国。我韩国,自申子以来,推行,术治,虽然,一时强盛,但是,长此以往,只会使,人人自危,民风不再,淳朴,家国,不再兴旺。

“王兄,要记得,要使,民强,国富,百业,兴盛,要重视,土地与耕战,这才是,国家强大的,根本。

“秦国,重视耕战,而别于,六国,也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与人民,今韩国,虽,小弱,若能以,耕战为本,即使,不能,横强于,诸侯,也能,全国家之,社稷。”

韩王安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是韩国的君主,也是韩非的兄弟,将自己宗族的亲人送给敌国以求自保,这对于国君是多么大的耻辱。听完了韩非的话,兄弟二人相拥而泣,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韩非踏上了旅途,离开新郑的时候,他回望了一眼这座阴云密布的国都,只剩下两郡土地的韩国,还能够存在多久?他心中也没有答案。

李斯在咸阳城外等待着韩非,兰陵一别已有十数年,他很期待能够再见到这位师哥。

远远的,他看到了熟悉的马车,曾经他和韩非同乘,在闲暇的时候,曾经游遍了兰陵附近的山山水水,读书的时快乐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他上前和韩非行礼。

“非兄,”李斯笑着说。

“李廷尉,”韩非跪下磕头。

这一刻,李斯想要说的话全都堵在了嘴边,十年来,二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李斯现在是秦王身边炙手可热的重臣,韩非则只是韩国送到咸阳的人质,他们之间已经树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壁,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李斯也跪下给韩非行礼,然后送韩非进了咸阳,二人再没有说话。

嬴政听闻韩非子来到了秦国,大喜,赶紧召见他。

“臣,韩国,公子非,见过,秦王。”韩非对着嬴政行礼。

“先生免礼,”嬴政说,“韩非子此次入秦,对我大秦可有什么想法?”

“回,大王,”韩非说,“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朕不降罪于你,韩非子有话但说无妨。”嬴政说。

“是,谢,大王。”韩非回答,“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

“哦?”嬴政问道,“敢问韩非子,何谓三亡啊?”

“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

“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

“是故,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

“然而,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嬴政很赞同韩非的观点,一边听,一边点头,韩非很少说这么多话,憋的有些脸红。

“韩非子若是口舌不利,不如写书献于朕如何?”嬴政感受到了韩非的难处,于是提议。

“是,”韩非回答,“臣领旨。”

老天给人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户,韩非虽然说话并不爽利,但是写起书来文才有如滔滔的江河,很快将书呈上。嬴政读完,深以为然,惊喜不已,令赐给韩非宅邸,居住于咸阳。

“大王,”李斯来找嬴政,“大王为何从韩地撤回了内史腾的军队?”

“朕与韩王有约,”嬴政说,“现在韩非子已经入秦,朕还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反正韩国也就剩下那一点地方了,很容易拿下,不如先攻灭赵国,再图不迟。”

“大王,”李斯跪下上奏,“赵国,虽然有胡服骑射的变革,武备充裕。但是文治倾颓,人心离散。赵国君臣只知享乐,丞相郭开甚至公开卖国求荣。留着他们,他们也不会做出什么能够危害到秦国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大军一至,赵国便可破。”

“韩国虽小弱,但是文化强盛,韩国君臣好玩术法,阴招不断。若不先灭韩国,不知道他们在背后要搞多少花样,增添多少麻烦。请王上明察啊。”

“有这么夸张吗?”嬴政回答。

“回大王,”李斯磕头,“大王还记得水工郑国之事乎?”

“朕记得,”嬴政回答,“爱卿建议朕留下郑国,现在水渠已经完工了,今年的粮食又增产了,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大王,”李斯回答,“这件事情的结果虽然是好的,但一开始完全是韩国君臣的计谋,大王的英明使得阴谋变为了可利大秦的功德。但是,如果他们再想出其他的法子,大王和臣都没能识破,又该如何呢?”

嬴政听了之后陷入了思考,他沉默了一会。

“朕明白爱卿的意思了,”嬴政对李斯说,“朕会好好考虑的,廷尉工作繁重,爱卿早些回家休息吧。”

“是,”李斯回答,“臣告退。”他离开了。

喜欢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夕阳热网游:开局觉醒龙族血脉,我无敌了!开局神话入侵,我强化出无上神装农门长姐:带着空间去逃荒坐我车的都是业界大佬大王叫我来巡山呀魂穿农家苦丫头超级小神农别动,我想抱你穿成黑化大佬的小心肝重生之我真的是老婆粉农门福女:厨神王妃很嚣张红楼:铁血黛玉,在线签到当大佬重生毒师废女左苏苏机长大人,别来无恙!决斗都市,和珠泪妹妹打穿游戏王至尊狂龙天正寻龙秘史夜夜笙歌,总裁老公是毒药倾天下之离弃之不离
经典收藏NBA万界主教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紫凰天下我乃绝顶风华一品特工祸妃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流华录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后汉英雄志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逍遥暴君拽妃:王爷别太狠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特种妖孽兵王逆行大唐网游之修罗剑神大宋异姓王大明之南洋再起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最近更新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江汉儿女英雄传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风入邺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唐贞观小地主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中医大师扁鹊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于是我成为了神奇门故事汇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