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首页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我是赵云他哥警官,我是直男流华录御灵新世界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肤施梦记人在三国,开局自爆穿越者身份抗日之肥胆英雄网游之修罗剑神亮剑:我只打硬仗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韩非之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斯所不知道的是,对于嬴政来说,其实灭亡赵国的愿望远大于韩国。

嬴政早年间曾经在赵国做过质子,在他三岁的时候,秦赵交战,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杀死了赵国的二十万降卒。

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万士兵,赵国几乎家家都有人战死,因此对于秦国人的怨恨到达了顶点。虽然他跟着母亲赵姬,在娘家人的保护下勉强留存了性命,但是赵国人的威逼凌辱在他心中早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韩非的书册很快呈了上来,嬴政叫来小内侍,念给自己听。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

“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闻之曰:削迹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齐国什么时候强过,朕怎么不记得。”嬴政说,他看着小内侍。

小内侍害怕触怒了秦王,低着头,不敢回话。

“算了,和你说你也听不懂。”嬴政说,“你继续念吧。”

“是,”小内侍回答。

“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

“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等等”听到这里,嬴政忽然说。

“王上,”小内侍跪下。

“你先去把李斯叫来,让他一起听。”嬴政说。

“是,”小内侍去了,过了一会,李斯跟着一起来了。

“大王,”李斯行礼。

“李爱卿,”嬴政正要说话,忽然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注意力。

“这是什么?”他伸手从李斯的头上拿下来一片花瓣。

“大王,”小内侍告诉嬴政,“李大人听说您叫他,着急走路,刚才摔了一跤,正好摔在花坛里。”

“还有这等事?”赢政忍笑。

“臣四体不勤,大王见笑了。”李斯低着头。

“没事,”嬴政说,“李爱卿,坐吧,你师兄献书给了朕,来同朕一起听听。”

“多谢大王,”李斯行礼之后,在左侧跪坐下来。

“继续念吧,”嬴政对小内侍说。

“是,”小内侍继续念了起来。

“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

“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 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矣。

“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外戚误国啊,”嬴政说。

“大王,”李斯回答,“穰侯魏冉确实做过有害于国家的事情,但他对于国家的功劳也很大,臣认为,看待一个人应当从他现实的功绩出发,而不是看他的出生。”

“知道了,”嬴政挥挥手,“继续念。”他说。

“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

“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拔邯郸,管山东河间,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华,绛代、上党。

“代四十六县,上党七十县,不用一领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以代、上党不战而毕为秦矣,东阳、河外不战而毕反为齐矣,中山、呼沲以北不战而毕为燕矣。”

“然则是赵举,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举而三晋亡,从者败也。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

“爱卿觉得有道理吗?”嬴政问李斯。

“大王,”李斯回答嬴政,“臣以为,长平之战发生在几十年前,这些年,六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彼时的局势与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不应该用过去的故事,来考察当今的政治得失。”

“难道,爱卿觉得,过去不重要吗?”长平之战以及其后续的故事对嬴政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他因此有些不悦。

“回大王,”李斯说,“过去当然重要,但是往者不可谏,人应当活在当下,为将来而努力。”

“继续念,”嬴政没有接话,他吩咐小内侍。

“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赵氏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强,弃霸王之业,地曾不可得,乃取欺于亡国。是谋臣之拙也。且夫赵当亡而不亡,秦当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谋臣一矣。

“乃复悉士卒以攻邯郸,不能拔也,弃甲兵弩,战竦而却,天下固已量秦力矣。军乃引而复,并于孚下,大王又并军而至,与战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军罢而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

“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由是观之,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能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愿大王有以虑之也。”

“爱卿觉得如何?”嬴政问李斯。

“大王,”李斯回答,“此是韩国君臣所喜爱的权术之法,君主适当的使用权术可以使得臣子更加忠心,但是过度的使用却会使得人人自危,没人再愿意一心为国家找想,请大王三思。”

“朕知道了,”嬴政说,“继续念,”他吩咐小内侍。

“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

“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于淇溪,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

“知伯率三国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决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乃使其臣张孟谈。于是乃潜行而出,反知伯之约,得两国之众,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复襄主之初。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此与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

“大王诚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北,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也。”

“大王,”李斯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走到中央下跪。

“念完了吗?”嬴政问小内侍。

“是,大王,就这些了。”小内侍双手将书简奉上。

“你又怎么了?”嬴政问李斯。

李斯感觉到了嬴政的火气,低着头不敢说话。

“朕问你都不回答了是不是,”赢政说,“有什么话就说。”

“大王,”李斯回答,“俗话说,说出来的话,不如没说出来的明白。韩非此书,内容中虽然几乎没有谈到现在的秦国,却处处都是借古讽今。

“韩非之所以会用商和周作为例子,并不是真的想要将商和周兴旺的道理告诉大王,只是希望大王能像商周那样继续成为天下的共主,这样,只要韩国承认大王的共主地位,就可以保存社稷。

“但是大王,现在的局势和商周的时候并不相同,我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郡县之法,举国上下的土地都是大王所有,并不需要裂土封侯同世家来分享,这是大王的权势比六国君主强大的根本所在。

“有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国家才能有更多的税收和更丰富的物产,也能够组织更多的人力来兴建上古时期无法完成的工程,只有这样国家才能进步。

“大王您要做的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四海为一的君王。韩非看上去是在为大王出谋划策,实际上用心歹毒。大王不可以不查啊。”李斯说。

“我记得,当初不是爱卿推荐的韩非来秦国吗?”嬴政说,“怎么人来了你又这样容不下他。”

“大王,”李斯叩首,“臣并不是容不下师哥,而是臣的师哥心不在大秦,没有将正确的道理教给大王,如果臣看出了师哥的用心,却不告诉大王,那是臣的失职。”

“你怎么能断定韩非不是在为朕考量,而是在害朕,”嬴政挥挥手,“有些道理也许是有些过时,但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韩非只是思想有些跟不上时代,但他还是说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来为朕效力,有什么好责怪的。”

“大王,”李斯还想说什么。

“李爱卿,你先回去吧。”嬴政说,“路上小心些,不要再摔跤了。”

“是,”李斯低头叩首,转身离开了书房。

李斯进来的时候身上带了一些花瓣,散落在坐次的周围,他离开之后,嬴政拿起了一片在手里,意味深长的看了看。

“大王。”小内侍小心翼翼的,轻声问,“怎么了。”

“没什么?”嬴政把花瓣丢在地上,“把这里收拾了,真不像样子。”

“是,奴才领旨”小内侍回答。

过了几天,嬴政得空召见了韩非。

“韩非子,你所写的文章朕都看了,”嬴政说,“先生的才华真是举世无双啊。”

“多谢,大王。”韩非回答,“其实,臣的师弟,李斯,在政治,这方面,比臣,厉害。臣,只会,舞文弄墨而已。”

“韩非子不必谦虚,”嬴政说,“李斯的本事朕心里有数。”

“大王,”韩非说,“大王,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

“那你倒是说说,有什么是我没看到的。”嬴政说。

“臣,做事,看上去,好像都有依据,因此,显得,很有章法。”韩非说,“但是,臣所知道的,都是,发生过的事情。臣的师弟,他的才华,不在循规蹈矩,而在,开创新的事物,刚刚诞生的,事物,一定没有,过去的东西,成熟,因此,他才会,看起来,不如我。”

李斯在嬴政面前说韩非用心歹毒,韩非却说李斯很有才华。人心都会更加向往良好的品质,无形之中,使得嬴政心中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韩非子,你可愿入秦为官?”嬴政问韩非,“朕愿意拜你为客卿。”

“大王,”韩非行礼,“大王的,恩情,韩非,永生,难忘。但是,非,生为,韩国,公子,不愿,为秦国,灭亡韩国,还请,大王恕罪。”

“四海之内皆为同胞,韩国和秦国的祖先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从来就不是敌人,”嬴政说,“先生在秦国为官,和在韩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王,”韩非回答,“非,心意已决,还请,大王,开恩。”

“朕不理解,”嬴政说,“当今这世道,六国的士子游于天下,不在自己国家做官的人很多,我们大秦的商君,张仪,白起,还有你的那位师弟,都不是秦人,但大秦却都以礼相待。朕认为在信任这方面,秦国是当今天下做的最好的,到底是什么使得你不愿意入秦呢?”

“大王,”韩非回答,“一个人,当然可以,不在自己的国家,做官。同样的,他也可以,不爱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

“人可以,不要金银财宝,也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舍弃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可是,舍弃了,曾经拥有的,一切,人就,什么也,不是了。

“因此,臣认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时代,人,都应该有,不能舍弃的,东西。您认为是,弱小的韩国,其实,是臣,最大的,财富。

“臣,当然可以,舍弃韩国,但是,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又怎么,爱秦国呢?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君主,都不能尽忠,又怎么,忠于大王呢?”

嬴政沉默了,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是找到了真正的贤才,另一方面,此人又完全不能为他所用。

一个不能为他所用的人才,就不是人才了,而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

嬴政想以韩非为客卿的事情传开了,尉缭和顿弱坐在一起讨论这件事,远远的看到李斯急匆匆的走了过去。

“李大人真是好运气,”顿弱说,“如果韩非真的做了客卿,他们师出同门,今后就有照应了。”

“我看不见得,”尉缭说,“韩非是韩国的宗室,怎么会甘心在秦国做一个流官呢?”

“可是,韩国不都要没了吗?”顿弱说,“姚贾最近又去韩国了,连丞相张平的弟弟张厌都被买通了,灭韩指日可待了。”

“即使韩非真的来了,我看他们师兄弟也不一定能好好相处,”尉缭说,“李斯来秦国摸爬滚打了十年,两次平叛,差点掉了脑袋,才得了一个客卿。他这师兄弟,却一来秦国,就到了这个高度。他的心里大概很不平衡。”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国尉,”顿弱说,“这韩非入秦啊,就是李斯推荐的,假如李斯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直接说不认识不就可以了,何必自己为自己制造敌人呢?”

“算了,不说这个了,”尉缭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那老王翦昨天赢了我好多钱,我今天一定要赢回来。”

“别啊,”顿弱劝尉缭,“您和王将军都玩了这么多年了,赢过几回啊,这个月的俸禄还有段时间才能发,您就别去了。”

“你怎么知道我就赢不了,”尉缭说,“等我明天赢了钱请你喝酒。”

同样因为韩非感到苦恼的还有姚贾。不如说,他才是这段时间最发愁的人。

“大王,”这天,韩非主动来找嬴政。

“韩非子,有什么指教?”嬴政觉得很稀奇,于是问道。

“大王,我听说,国家,如果,不遵从,道义,就会,产生,奸邪小人。”韩非说,“而如今,您的,上卿,姚贾。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他出使了,这么多,国家,花费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什么成绩。

“这是因为,他表面上,是在,为大王做事,实际上,是在,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大王,不可以不察。”

“朕知道了,”嬴政说,“韩非子先回去吧,朕会好好对待这件事的。”

很快,姚贾被叫到了嬴政的面前。

“姚爱卿,朕听说,你拿着朕赏赐的钱财,私自结交诸侯,有这回事吗?”嬴政问。

“回大王,”姚贾回答,“有。”

这么诚实?嬴政看了他一眼。

“那你还有脸回来见朕,”嬴政说。

“大王,”姚贾回答,“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

“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这么说,爱卿认为朕怀疑你是因为听了谗言?”嬴政说。

“是,”姚贾回答,“大王如此英明,之所以会一时糊涂,一定是因为有小人从中作梗。”

“朕还听说,你是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嬴政说。

“大王,”姚贾回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

“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这么说,爱卿自比于太公管仲,”嬴政说。

“臣不敢,”姚贾回答,“臣之才,远下于太公管仲,之所以能够现在的功业,全是因为大王比武王和齐桓公更加英明。”

“然,”嬴政说,“你回去吧,朕不怪罪你。”

“大王,是何人为此计者?”姚贾问嬴政。

“怎么了?”嬴政看了他一眼。

“大王,”姚贾说,“难道是韩国公子非?”

“你怎么知道?”嬴政问道,

“大王,臣此次出使韩国,刚有成绩,就在国内收到了这样的中伤,”姚贾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朕这不是没有听谗言么,”嬴政挥挥手,“你下去吧,朕自有主意。”

“是,”姚贾行礼之后回去了。

几天以后,一则消息传来,韩非被下狱了。

“恭喜啊,姚大人,”顿弱对姚贾说,“秦王把韩非关起来了,可是遂了你的心愿。

“不对啊?”姚贾觉得奇怪,“我之前虽然和秦王说过要杀韩非,可是他看上去一点也不感兴趣。”

“姚大人,你久在国外出使,了解大多是关于六国的事情,”顿弱说,“对于这国内的政治啊,你知道的太少了。”

“姚贾确实不知,”他对顿弱说,“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你说,这当大王的,是愿意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还是不愿意?”顿弱问姚贾。

“愿意,”姚贾说,思考了一下,又觉得好像不对,于是改口说,“不对,应该不愿意吧。”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顿弱说,“韩非所写的东西,原本是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的道理,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才能成为君主统治臣子的手段。

“现在,书成以后,以前暗处的东西都被拉出来晒了太阳,天下人都知道了君主在想什么,这有哪一位君主会感到开心呢?”

“听不明白,”姚贾对顿弱说,“我看肯定是有人背后加了料。”

“你啊,也就这个格局了。”顿弱摇摇头。

在监狱里的韩非被狱卒施加了严酷的刑罚,从前他学习法家的时候,对于重刑才能使得政治清明的观点坚信不疑,可是,当自己被处刑的时候,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用如此残酷的刑罚来对待人,又怎么使刑余之人留存爱国之心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他多久,这天,李斯来了。

“非兄,”李斯带来了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几道菜,都是韩非爱吃的。

“通古,”韩非看着李斯,不知道该说什么。

“先吃吧,”李斯说。

韩非拿起筷子,默默的吃饭,李斯坐着不动,等着他把饭吃完。

“非兄,”李斯把盘子收拾好,拿出了一坛酒,和两个酒碗,给他二人一人倒了一杯。

“先喝酒,”他说。

韩非拿起酒杯,二人碰杯,一饮而尽。上次对饮,还是在兰陵离别以前,从那时到现在,发生的一切,忽然就让人觉得像是一场梦。

喝完了第一杯,李斯拿出了一个小瓶子,看起来像玉,又好像不是,瓶口塞着一个红色的小布条。

他拿下布条,把瓶子里的液体倒进了酒壶,这一次,他只给韩非倒上了酒。

“非兄,”李斯下跪给韩非磕头,“李斯对不起你。”

韩非看着李斯,心里明白自己大限将至了。

“通古,”韩非问李斯,“这,是,秦王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李斯没有回答,他转身离开了,在监狱的门口重重的摔了一跤。

“大王,大王,不好了。”嬴政这边,小内侍急匆匆的跑过来。

“怎么了?”嬴政问他。

“韩非,”小内侍说,“韩非大人,让人毒死了。”

“是谁干的?”嬴政问他。

“是,是李廷尉。”小内侍说。

“朕知道了。”嬴政说。

“大王,要治罪吗?”小内侍问嬴政。

“韩非是秦国人吗?”嬴政问小内侍。

“不,不是,”小内侍犹犹豫豫的回答。

“秦律有说,杀死敌国的臣子,该当何罪吗?”嬴政问道。

“没有,”小内侍回答,“不仅没有罪,还应当算功劳。”

“杀了自己的师兄,算什么功劳,”赢政不满的说。

“是,奴才该死,”小内侍跪下,“那,奴才这就让人去拿住李廷尉。”

“罢了,”嬴政说,“韩非子忍受不了监狱里的重刑,因此暴病去世,给我惩罚用刑的典吏,记住了吗?”

“是,”小内侍说,“奴才领旨。”

“对了,”嬴政叫住小内侍,“楚妃近日有疾,需要人伺候,你去那里吧,要内侍长再选一人来陪侍寡人。”

“大王,”小内侍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连忙跪下磕头,“奴才有罪,照顾不周,请大王息怒。”

“没事,”嬴政淡淡的回答,然后独自转身走了,留下一个背影,跟随他的只有长长的影子。

喜欢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之修罗剑神诸天最强肉盾媚孝子明扬天下诡世将星九寸光阴想当咸鱼的我被迫拯救六界我在古代带孩子的苦逼生活穿到八零家属院:撩的兵王心尖颤我带条狗打穿末世大王叫我来巡山呀南宋缔造者[韩娱]前辈求放过快穿:黑化BOSS,极致宠红楼:铁血黛玉,在线签到当大佬诸天答题:只有我知道正确答案荒年,她囤满空间物资落草为寇超品修仙太监高冷系男神:不主动,不拒绝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经典收藏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玄奇三国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幽王绝宠鬼魅嫡妃三国之大汉飞将军御灵新世界红楼琏二爷抗日之肥胆英雄三国最强军神拽妃:王爷别太狠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明位面明匠三国:我是赵云他哥望春风:双面宰相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明扬天下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我乃绝顶风华
最近更新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汉末乱云飞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万世之大唐于是我成为了神汉末浮沉书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穿越时空王朝命运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三国之纨绔霸天下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