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首页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肥胆英雄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龙组战兵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抗战之大国崛起后汉英雄志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大宋异姓王三国传奇之陈逸传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兰陵之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位先生,你好打扰了,请问这里离兰陵还有多远啊?”楚国的郊外,一个布衣的士人向当地人问路。

“快到了,一直朝前走,半天时间就能看到城墙了。”当地人告诉他。

“多谢,”士人行礼,他继续往前走。

“你这人真是的,驾车不长眼睛的吗?”大约走了一个时辰不到,士人在道路上遇到了一辆车,这辆车被几个乡民拦住了,车夫和车主被围在中间,被村民数落着,不知所措。

“我真的没有撞到他,”车夫委屈的说。

“胡说,”乡民不依不饶,“我亲眼看到你撞了我儿子,”乡民指着自己家的小孩说。

“我勒住马了,”车夫说,“你看那个孩子自己玩的那么开心,怎么会有事呢?我真没撞到他。”

“想抵赖是不是,”乡民一边说,一边打了小孩一巴掌。

“哇,”小孩开始哇哇大哭。

“你看,他都哭了,”乡民说,“就是你们撞的,赔钱,不然不许走。”

这不是你打哭的吗?士人在一旁看着,有点无语。

“看什么看,”乡民发现士人站在那看热闹,吼他,“凑什么热闹,快滚。”

我看看咋了,士人心里十分不服气。

乡民的重点还是在驾车的二人身上,没和他多话。

“赶快,我们要的也不多,给我家小孩包个压岁钱,我们也还有事。”乡民说。

“公子,这,”车夫看着自己的主人,一脸无助。

“你们,吓着我了,”被叫做公子的人张嘴说话。

他是不是有点结巴,士人心想,这个公子说话的节奏很奇怪,不过也不影响理解。

“你个小结巴,找事是不是?”乡民指着公子说。

“找事的,是你们,”公子继续说。

“算了,不和你废话,”乡民仗着人多,就准备硬抢公子车上的行李。

“我看,谁敢,”公子站在车前面挡着。

“让开,”乡民一把推开他。

“公子,算了吧,”车夫劝主人,“这荒郊野岭的,谁人多谁有理啊,咱们斗不过他们的。”

“住手,”一旁围观的士人说。

“你怎么还不走,”乡民看着士人,“没事干了是不是。”

“不是,”士人说,他拿出一个牌子,“我是当官的,主要负责的就是管这种纠纷,刚才远远的看到你们拦路,我就已经要仆人回去带人了,你们识相一点就乖乖束手就擒,免得重罚。”

“骗谁呢?”乡民不信。

“大哥,”另一个乡民和他说,“他拿的这个牌子,交租的时候我见过,确实是楚国官吏的腰牌,万一是真的呢,还是不要多事了,咱们走吧。”

“走什么,”为首的乡民不愿意,“这个被叫公子的一看就有钱,这不敲一笔下次等到什么时候。”

“哎呀,有钱的多的是,”他的同乡劝他,“万一被官府抓了耽误了农事,今年的租税交不上来,不合算,走吧。”

“给我等着,下次再见到和你们没完,”为首的乡民恶狠狠的说,然后带人走了。

呼,士人长舒一口气。

“官大人啊,多谢官大人,”车夫给士人跪下。

“唉,我已经不是官了,”士人笑着扶他起来。

“多谢,先生,搭救。”那个公子说,“您,叫什么?”他问。

“在下李斯,小字通古。”李斯回答。

“我,叫,韩非。”韩非自我介绍,“是,韩国的,公子。”

“见过公子,”李斯说,“不知韩国的公子,远道而来,到这楚国的乡间做什么呢?”

“我,在这里,很久了,”韩非说,“我,拜了,荀子,当老师,学习,圣贤知识。”

“这么巧,”李斯说,“我也是来拜师的,正苦于找不到具体的位置呢。”

“既然,这样,”韩非笑着说,“非,请先生,同乘,我带你,去见老师。”

“好,多谢公子。”李斯行礼,然后登车与韩非同行。

“你既然,不是官,”韩非问李斯,“那腰牌,是怎么,来的?”

“我以前是,”李斯回答,“不过就是个小吏,在上蔡管管粮仓,没什么意思,我把工作辞了,来找荀子求学。”

“既然,辞了,”韩非说,“腰牌,不用还吗?”

“不用,”李斯说,“我们上蔡那边管理的挺混乱的,别说是拿走一个腰牌,县衙的桌子都能让贼偷了。”

“这样的,吏治,”韩非摇摇头,“国家,不可能,强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李斯说,“所以这不是另寻出路来嘛。”

二人聊着天,来到了荀子在兰陵的住所。

“师傅,”韩非带着李斯去找荀子,“有,新人,来,投奔。”

“嗯,”荀子点点头,“叫什么?”他问李斯。

“回老师,学生名叫李斯,字通古,”李斯回答,“这是两条干肉,献给老师当学费。”

“哈哈哈,好,来,收下,晚上给大家煮了吃了,”荀子吩咐其他徒弟。

“这么客气,”一个徒弟来拿肉,“老师不讲究这个的,你能来拜师,只要不是实在没有礼貌的人,老师不会拒绝的。”

“唉,师兄这是哪里话,”李斯说,“不要,是老师有教无类,不拿,不就是我李斯,不懂得尊重老师了吗?礼数还是要尽到的。”

“好好好,”荀子笑着说,“非啊,既然是和你一起来的,就让他和你一起住吧,你多照顾照顾这个师弟。”

“是,”韩非回答,“弟子领命。”

“师兄,”韩非带着李斯去住的地方,一边走,李斯一边问,“这荀夫子,平时都教些什么?”

“你,连老师,教什么,都不知道,”韩非说,“就来,投奔了?”

“我这不是看他有名气嘛,”李斯回答,“以后出去和人说,我是荀子的徒弟,孔子的徒孙,那多响亮。”

“如果,老师的学说,你完全,不感兴趣,怎么办?”韩非问李斯。

“我兴趣挺广泛的,应该不会,”李斯告诉韩非,“而且,这里应该也有不少书,我也可以自学。”

“你也,真是,心大。”韩非说。

“其实也没有,我心态挺不好的,”李斯和韩非说,“唉,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老师平时教些什么啊。”

“荀夫子,学问高深,”韩非回答,“儒道法墨名阴阳,甚至农医都要讲的,我一时半会和你说不清楚,你慢慢学就是了。”

“好,”李斯说,“师兄,真是个做学问的人啊,说起这些东西,可是一点也不打结。”

韩非有点不好意思,他脸红了,单手捂住了嘴。

“恩公,”刚才的车夫叫过李斯,“公子挺不乐意人家说他的口疾,您以后别提这个了。”

“这样啊,抱歉,”李斯赶紧赔礼。

“没关系,”韩非松开手,“我,习惯了。”

“是我不对,”李斯说,“这样,下次再有人笑你,我上去打他一顿,就当是赔礼道歉,你看怎么样。”

“哈哈哈哈,”韩非笑了,“不要吧,只是,说说而已,打人,多不好。”

李斯的兰陵生活开始了,不过和他想的不太一样,因为来到这里之后,他发现他要做的不仅是读书,还有种地。

而且是每天上午都要去耕作,晒了几个时辰的太阳下午来学习,每次都觉得昏昏沉沉的,听着听着就要打瞌睡,还因此被点名训斥过。

荀子曾经在兰陵当过县令,在这期间积累了一些薄产,置办了一些田舍。

来这里学习的子弟要一起耕田,由一个大弟子统一管理土地收入,有学生自愿捐什么东西也是统一管理,供所有学生吃穿度用,不额外收学费。

种地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虽然李斯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忙的春种,但也有一些日常的除草之类的杂活要干。

李斯原先虽然只是做吏,收入微薄,但是比种地还是好上许多的。因此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的不适应。

韩非看起来倒是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每次下田的时候都是和其他弟子一样的干活。

“我说非兄,”李斯问他,“你不是韩国的公子吗?干这农活,不觉得累?”

“我,不觉得,”韩非告诉李斯,“楚国,土地,比韩国富饶,地,要好种许多。每次,耕作的时候,我就会想,假如,韩国的土地,也是这样,就好了。”

“这样啊,”李斯放下手中的活,找了地方坐下,远远的看到荀夫子自己也在劳作,并没有老师的架子。

“我说荀子怎么对农学这么精通,”李斯说,“原来圣贤也是要种地的。”

“老师,这是,身体力行,”韩非子说,“他想,告诉我们,农为本。”

“种地,收入太少了,”李斯说,“要我说,荀夫子想要挣钱,办法还不多?出几本书拿去齐国卖一卖,或者找徒弟收点学费,哪一个不比种地来的快。拿这些钱来买好吃的,不知道能买多少。”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韩非对李斯说,“可是,人可以,不看书,也可以不学习,却不能,不吃饭。如果大家,都去从事,不能生产,粮食的工作,那只会,导致农业荒废,万一遇到天灾,或者战争,要饿死,许多人的。”

“地总会有人种的,”李斯说,“没必要人人都去务农吧。”

“斯兄,”韩非说,“你觉得,种地,辛苦吗?”

“当然辛苦,”李斯说,“我都要累死了。”

“你会觉得,种地,辛苦,大家也,都是这样想的,”韩非说,“没有人,愿意,自己辛苦,假如,鼓励一部分人种地,另一部分人,不种。

“那么,种地的人,看到别人,不用辛苦耕作,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心中,一定会,感到不满,有了,不满,这些人,会,放弃农耕,离开这个国家,到邻国去。这样,国家的人口,粮食的产量,都会,大量减少,国家的根基,会动摇。”

“非兄所言即是,”李斯点点头。

“所以,”韩非说,“不仅,要鼓励,农耕,还要,普及一种观念,让大家,都觉得,农耕,才是,最光荣的,这样,人民,才会,心甘情愿的,奉献自己,给土地,国家才能有稳定的,税收。”

“非兄,”李斯说,“这话可不能叫荀夫子听到了,要说你的。”

“我,知道,”韩非说,“但是斯兄,你觉得,儒家,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农业的,赞美之言。”

“因为种地里也有道理的,”李斯回答韩非,“老师不是说过吗?要不违农时,按照农业的规律去生产,才能得到更好的收成。人做事也要不违背历史的规律,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看来,你上课,也不是,都在睡觉。”韩非笑嘻嘻的说。

“哎呀,我不就被罚过一次嘛。”李斯说,“师兄就不要取笑了。”

“这些道理,即使,不种地,也是,能懂的。”韩非继续说,“儒家,之所以,要,赞美农耕,其实,就是,为了建立,一套,价值体系,要人们,心甘情愿的,奉献自己,并且,以此,为光荣。”

“不会吧,”李斯说,“非兄,我虽然不喜欢儒家,但是,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儒家有这个意思呢。”

“能,让人看出来,那不就,没用了吗?”韩非说,“当前的,统治者,都是贵族,他们,心里,根本不愿意,人民休息。但是,却支持,处处都说,要爱护人民的,儒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了儒家,这一套,说辞,人民,才会,觉得,应该为统治者,贡献,并且,以此为荣耀。这不过是,为了收拢人心的,权术而已。”韩非说。

李斯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他点点头。

“怎么,斯兄,你,认同,我的,观点吗?”韩非问李斯。

“我觉得有道理,”李斯说,“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代那些圣明的君主,能够做到那样的爱民如子,还以为都是编出来的,今天听你这样一说,感觉忽然明白了许多。”

“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个,势利的人。”韩非说。

“瞧你说的,人哪有不势利的,”李斯说,“只不过有些人特别能装而已。”

“哈哈哈哈,”韩非笑着说,“多谢,通古。”

在兰陵的日子里,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李斯却过的很开心,师兄弟们都很照顾他,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吃饭,讨论诸子学问,谈论天下大势,仿佛风云在手。

荀子对于弟子们非常的宽容,即使是他非常不喜欢的言论,最多也就是责罚两句,不会禁止任何人说任何话,虽然在这里每天吃饭只能吃个半饱,但是精神非常的富足,因此大家都十分快乐。

然而,快乐的时光终究是有限的,兰陵的时光虽然美好,但他们毕竟生活在世界之中,而不是在世界之外。

这天,一个消息传入了兰陵——周,灭亡了。

荀子听说了这个消息,自己找了一个幽静的竹林里坐着,也不知在想什么,给大家放了几天假。

“非兄,”李斯和韩非谈论这个消息,“你知道周被谁所灭吗?”

“嗯,”韩非点点头,看上去没什么精神。

“是秦相吕不韦啊,”李斯神采奕奕的说,“吕不韦本来是一个商人,却能靠自己的能力在秦国成为一个相邦,这是怎样不世出的功业啊!能够包容这样的人,秦王一定是一位有眼光的君主,我准备去秦国,希望能以我之所学,成就一番事业。”

“通古,很有,才华,”韩非说,“你一定,能够,成功的。”

“多谢非兄,”李斯行礼,“非兄,你呢?”

“我,得,回韩国了。”韩非说,“这次,灭周,一开始,是韩国,先出兵,秦国,不仅,灭亡了周,也占领了,韩国的,土地,韩国,现在,只剩下,两郡之地,我得,回去。”

“非兄啊,”李斯劝他,“韩国社稷危如累卵,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要三思啊。”

“多谢,通古,”韩非说,“但我,是韩国的公子,我不能,舍弃,祖先的,基业。我真,羡慕你,你虽然,是普通人,但是你,很自由。”

“唉,”李斯知道韩非的性格,明白自己劝不住他,只能暗自叹息。

知道了韩非和李斯要离开,荀夫子分别把他们叫过去聊天。

“夫子,”先来的是韩非。

“非啊,你要去哪里?”荀夫子问他。

“我,要回,韩国。”韩非说。

“这样啊,”荀夫子并不惊讶,也没有阻拦。

“非啊,”荀夫子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有才华,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尤其是这当世的事情,有时候,说不定我还不如你。”

“夫子,是圣贤,”韩非回答,“韩非,不敢当。”

“韩国,自申不害变法以来,都是以术治为本,”荀子对韩非说,“国家看似比过去强盛了许多,但这只是和自己比。和周边的赵魏相比,尚且不足,更不要提西边的秦国了。

“法家的术治,看起来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也最容易得到君主的欢心,然而使用权术来统治国家臣民,只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使得民风不再像以前那样淳朴。解决不了国家的根本问题。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最根本的是经济要强,要有更多的土地和人民,要有更加繁荣的文化,要有更加清明,而不是人人自危的恐怖政治。

“我知道你也许觉得这些话听起来迂腐,可是,这世界上的道理,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本来也就是这一些,你要是想要国家好,你可不要忘记我的话啊。”荀子说。

“夫子,”韩非回答,“夫子说的,道理,我都懂,从来没有觉得,不对。

“我之所以,会将,治国的权术,提出来,是因为,夫子所说的话,应该是,人人都懂的,最基础的道理,”韩非说。

“学生以为,既然要,写书,就应当写,人们,都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虽然我写过,许多,和夫子,不相同的言论,其实,并不是,不认同您。”

“这样啊,”荀子点点头。

“多谢,夫子,指点,”韩非行礼,“学生,这就,告辞了。”

“韩非,”荀子叫住他。

“怎么了?”韩非问道,

“你的性格有点变了,比以前开朗一些了,”荀子笑着说,“最近是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韩非笑一笑,没有回答,他又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韩非走了之后,李斯进来了。

“李斯,你要去哪里?”荀子问他,“要去寿春吗?”

“不,老师,”李斯告诉荀子,“学生准备去咸阳。”

“哦,想去秦国啊,”荀子笑一笑,“秦国,我去过的。不过是好多年前了,不知道现在会不会有所不同。”

“真的?”李斯两眼放光,“夫子,秦国,是什么样子?”

“秦国啊”荀子回答李斯,“那里有着险峻的边境,山脉和河流能够很好的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很丰富。秦风淳朴,人民畏惧官吏,不喜爱声色,穿着简朴的衣衫,仿佛是尧舜时期的人民。

“当官的呢,无论大小,做事的时候,都是秉公办事,很谦恭,很认真严肃,也不拉帮结派,行政效率很高,政务很少有拖到第二天的。”

“真的啊?”李斯问。

“老师什么时候骗过你,”荀子笑着说。

“您上个月说请我吃肉来着,”李斯说,“我都要走了,连汤还没见到呢。”

“你啊,”荀子拍了拍他的头。

“夫子莫怪,我开玩笑的,”李斯说,“您继续讲。”

“咸阳我也去过,”荀子继续说,“秦昭襄王,我也见过。秦国中央的官吏,比地方的官吏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没有什么事情会拖到散朝以后。

“你还记不记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已成江海的道理。积累虽然微小,但只有处理好每天的小事,才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大事。

“珍惜每一天的君主,才能称王天下,珍惜每一季度的君主,才能雄霸诸侯。而那些,出了大问题,再去补救的君主,只会遭到祸患,把所有时间都浪费掉的君主,那就是自取灭亡了。

“秦国的君主,正是能够每天处理好小事的君主。不仅君主能够做到,而且还把这个当做国家的制度,因此啊,秦国四代贤君,并不是因为好运,而是必然的结果。”

“既然这样,”李斯问老师,“那您为什么不留在秦国呢?”

“秦国虽然强盛,但是啊,也有自己的问题,”荀子话风一转,“秦国,以法为本,以吏为师,而不重视儒者,不推崇道义。

“君主是臣民的表率,当王的都不重视这个,当臣子和百姓的更不会当回事,这样,很难不产生奸邪之人。

“道义啊,看似没有用,实际上,是治理天下的关键,用的好了,对上可以使君主安定,国家稳定,对下则可以安抚民众。

“还有啊,若只是不重视儒家,这也就算了,可是在秦国,除了法家以外的所有学问,都不许讲,这有什么道理可言呢?无论是什么样的学说,都有好与不好,治理国家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要兼采百家之长,才能够安天下万民之心。

“另外呢,秦国的君主,一心想要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忽视国内的问题。一般的人,如果自己家的厅堂都还没有打扫干净,就不会花太多的经历去铲除郊外的野草。

“秦国的君主却反其道而行,自己家的客厅脏了,假装看不见,天天就惦记着屋外长着的杂草。所以啊,现在的秦国看似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殊不知,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人自身,国家最大的忧患不来自于外,而来自于内。

“这样下去,秦国即使能够扫灭东方六国,最终也会毁在自己的手里。我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所以就离开了。”荀子说。

李斯听了荀子的话,陷入了沉思。

“你啊,如果真的要去秦国,可要记住我说的话,”荀子嘱咐李斯,“秦国因为变法而强盛,可如果一味的单推法家,只会使得法家成为新的教条,变得和过去能够毁灭秦国的那些东西一样。

“一定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天下的学问和知识,以对待圣贤的礼仪,对待天下来投奔的士人,这样,才能够使得秦国持续的强大下去,不至于毁灭自身。”

“是,学生记住了,”李斯半懂半不懂的回答,然后告退出去了。

接下来连续阴了几天,看上去像要下雨,李斯和韩非又住了几天。不过,这雨终究是没有下下来。这天上午,阴云散去了,太阳十分明朗,是一个出行的好日子。

李斯和韩非在城门口告别,李斯换上了来时的衣服,韩非则赶着来时的马车。

“非兄,保重,”李斯向韩非行礼。

“斯兄,保重,”韩非也行礼,“他日,若相见,望君,不在,秦军之间。”

荀夫子在其他徒弟罚搀扶下,看着自己的两个学生,二人告别之后,分别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这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这样一个时代,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荀子很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可惜,他年事已高,注定无法看到结局了。

喜欢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带条狗打穿末世古代种田开局:带着系统去逃荒高冷系男神:不主动,不拒绝魂穿农家苦丫头清穿:康熙九龙听到我心声后天命卦师给重生的虐文女主当妈后躺赢了都市至强者降临穿书天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吞天道主重生毒师废女左苏苏君诱臣妻?与夫和离后医妃HE了玄幻:我能掠夺他人气运穿成黑化大佬的小心肝大姐勇猛二姐萌,小妹要修仙诸天最强肉盾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团宠锦鲤六岁半在年代文里扮演锦鲤福气包大唐黑科技
经典收藏古国传说大宋异姓王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日谍克星牧天子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我乃绝顶风华抗战之大国崛起大明位面三国最强军神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么了穿剧之夫人想剧终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一品赘婿嚣张王妃,你有种警官,我是直男锦绣阖欢让你当个赘婿,没让你一统天下我用陌刀打鬼子
最近更新神威天降九皇子于是我成为了神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大唐:九五至尊大宋风云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开局穿成奶娃子隋末唐初之秦琼穿越时空王朝命运风雨话东周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三国之纨绔霸天下中医大师扁鹊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