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首页 >> 明空心语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神帝飞天鱼新列表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冥剑纪元:诸天帝劫不朽之路妖皇降临诛神乾坤道之仙失以AI之力,化身魔道巨擘!恐龙大军在异界富贵历险记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 明空心语全文阅读 - 明空心语txt下载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视角法则(八):心=视角=视界=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1

心是视角,世界也是视角,一切皆是视角。

心,代表了所有主观的一切。世界,代表了所有客观的一切。

但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离不开观。观,即是视角。呈现在视角中的一切,即是视界。

雪漠老师说,世界是心的倒影。

将这句话拆解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

世界是视界的投影;视界是视角的投影;视角是心的投影。略去中间过程后,就变成了:世界是心的投影。倒影即是投影。

通常来说,科学以世界(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为关注的重点,宗教以心(包括心理、精神、意识等)为关注的重点。

而哲学要回答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则重点关注心以及心与世界的关系。

但无论是科学、宗教还是哲学,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忽略了“观”本身。

科学有科学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有宗教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有哲学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家都在观,但关注的重点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都是某一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包括心,也同样呈现为某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大家都在观,都在使用视角,而且彼此的视角存在很大的不同。

但大家的关注点却始终没有从“视界-世界”中离开——几乎所有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观”本身——视角。

视角,成了人人都在用,却人人都忽略了的盲区。这个被忽略的盲区,深藏着巨大的宝藏。

因此,笔者的“视角系列”将关注的重点紧紧地锁定“视角”,并试图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视角学”领域。

“视角系列”,已经开始并将继续进行一种全新的尝试——系统性地构建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视角学”体系。

严格地说来,它不是科学,但秉承着科学的精神,它不是宗教,但汲取了宗教的智慧,它不是哲学,但洋溢着哲学的情怀。

由是,笔者将“视角学”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同时凝聚了科学之精神、宗教之智慧、哲学之情怀以及它自己独有的视角与视界、世界与梦想于一体的生命哲学。

它的梦想是什么?它的梦想就是,在汲取科学之理性、宗教之神性、哲学之智性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超越性的智慧视角,构建一个融“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为一体的智慧视角系统,汲取人类文明中最精华的智慧,超越民族、国家、语言、文化、历史以及科学、宗教和哲学的种种分野,使之成为人人可以学习,人人可以理解,人人可以实践,人人可以运用的智慧视角系统。换句话说,它是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拥有的“超级慧眼”。让所有的生命悉皆拥有“超级慧眼”,就是它最大的梦想。

不要以为这“超级慧眼”存在于你的生命之外。事实上,它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依视角法则来说,你与“超级慧眼”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你在“超级慧眼”之中,“超级慧眼”,亦在你之中。当你的视角转变为“超级慧眼”时,“超级慧眼”也就同时转变成了你。在这一刻到来之前,你们均深藏在彼此之中、之内。

所以,寻找是相互的寻找,寻觅是相互的寻觅,相知是相互的相知,相契是相互的相契,相合是相互的相合,相成是相互的相成。

你见到了它,它就见到了你。那时你会蓦然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陪伴着你,一直都在等待着你,等待着你认出它,认出它眼中的真正的自己。

2

“心=视角=视界=世界”,在这个表达式中,“视角=视界”是其中的核心。

心,可归于视角,世界,可归于视界。

而在“视角=视界”这一关系式中,视角处于主导地位。视角决定了视界,视界是视角的投影。

“=”除了表示关联关系、从属关系、决定与被决定、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即一体性。

在视角学的范畴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入五个基本范畴: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五个基本范畴共同构成了视角学视野下的“生命宇宙”。其中,由“超级视角-心-视角-视界-世界”五种基本范畴共同构成的“生命宇宙”,在视角学中称为“全量生命宇宙”,而当超级视角隐而未显时——这也是绝大多数生命的常态,此时的生命宇宙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在视角学中称为“非全量生命宇宙”。

视角法则八,重点探讨的是由“心-视角-视界-世界”构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

心、视角、视界以及世界,虽然它们看起来有诸多不同,但本质上并不是割裂、独立、对立的。它们只是同一个本体的不同功能体现。就像同一个人的感官一样,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看似非常不同,但都属于同一个人。

对于“心-视角-视界-世界”共同所属的那个本体,无法以语言去命名,它没有名字。

本体,不仅无名,而且无相。基于本体而呈现出来的相,必定体现为“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个呈现,是一体化的呈现——一现俱现,一隐俱隐。在呈现之前,所有各种不同的“心-视角-视界-世界”皆处于隐在的状态。

心是无限的,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亦是无限的。这里的“无限”,既是指本体可以呈现的“心-视角-视界-世界”是无限的,也是指“心-视角-视界-世界”的变化是无限的。

我们每个人,以及所有的生命,即生活在基于本体而呈现出来的“心-视角-视界-世界”之中,同时亦生活在依自己的心和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世界”之中。

之所以选取“视角”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尝试构建生命哲学之视角学体系,是基于视角的以下特性:

1)视角的特殊性。

视角决定了“视界-世界”。可以说,人类文明、人类社会、人类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纳为某一种“视角-视界-世界”,没有例外。

包括心——人类的心理、精神以及意识的所有领域,同样可以归纳为“视角-视界-世界”,没有例外。

即使是对于超心理学、神学、佛学、道学等特殊领域,只要涉及到呈现,就必然可以归纳为“视角-视界-世界”。

即使这种呈现不是以外在的方式,而仅仅是以内在的方式呈现。比如,关于禅的内证和体悟。这时,“视角-视界-世界”即发生在禅者的内在。

即使对于这种内在的“视角-视界-世界”的任何思考和表述都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但那个“视角-视界-世界”的整体性呈现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在这其中,视角则处于核心地位。也许你可以说,心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但视角与心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心和视角的紧密程度几近于完全相等。特别是将心视为本体的呈现时,此呈现就必然可以归纳为某种视角。这时,心就是视角,视角就是心。

如果将心指向本体,那么这时的“心”,就不是“心-视角-视界-世界”中的“心”了。把指向本体的“心”还给本体。因为本体是不可说的,离言,离相,不可思,不可议。

剩下的心,皆是视角,没有例外。

正是因为视角的地位如此特殊,以及与心的关系如此紧密,甚至达到了无二无分的程度,所以我们才选择以“视角”来代替“心”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并由此构建起“视角学”的大厦。

当然,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体系,目前笔者只能以微薄之力先为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厦之地基垒几块砖头。

2)视角的便利性。

视角这一范畴具有天然的便利性——即剥离了心的“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的指向本体的那个面向,同时涵括了心其他所有的面向。这是视角最独具特色的优势,它为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所有不方便以“心”进行探讨的内容,都可以用“视角”来进行探讨。

视角是最接近主观的客观,同时也是最接近客观的主观。

说心时,则完全变成了主观;说世界时,则完全变成了客观。有的人锚定了主观,反驳客观。有的人锚定了客观,反驳主观。

而对于视角,锚定主观的人,会看到视角的主观。锚定客观的人,会看到视角的客观。两种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观点持有者,终于通过视角找到了双方共同认可的共识区。

这种特点,将为视角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普及和推广带来巨大的便利性。视角本身所独具的这种特性,将使得视角学能够成为所有领域的人们共同认可的工具性学说。无论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视角和视角学都可以成为你拿来即用的工具。

3)视角的殊胜性。

视角最接近于心,视角是心的眼睛。视角源于心,体现心,作用心,转变心。

心的转变,带动视角的转变。视角的转变,带动心的转变。直接转变心,感觉难于登天,无从下手。通过转变视角来转变心,则易如反掌,手到擒来。转变心,通常意味着对心——自己的否定。转变视角,否定的仅仅是原来的视角,而没有否定心——自己。因此,让一个人转变心相对比较难,而让一个人转变视角则相对比较容易。

同时,转变过程带给人的内在体验也是不同的:转变心,感觉自己是被动的,带有一种挫败感;转变视角,感觉自己是主动的,带有一种超越了自己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获得了成长和进步。因此,以视角为切入点,有利于迅速突破无形的心理抗拒,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不管是自我沟通,还是人际沟通以及大众传播等,选择从视角入手,都有着其他方式所无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视角的殊胜性,除了以上所说的内容外,还表现在——

视角的无限性。视角是无限的,你永远可以找到新的视角,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视角的灵动性。一个新的视角不仅会打开新的视界,同时还会在体验这个新的“视界-世界”的同时,犹如灵感的激发一样,对于新视角的灵感很可能会被不断地激发出来。于是就像连锁反应一样,一个个新视角、新视界被不断地打开,从而带给人非常强烈而奇妙的体验。生命的神奇和无穷的奥妙,在这不断激发的新视角、新视界里层层无尽地展现出来,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4)视角的超越性

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时,对视角的审视同时即意味着对视角的超越。

审视,意味着更高视角的存在。所以,不管什么视角,当这种视角成为审视的对象时,我们所使用的视角就超越了作为审视对象的视角。不断地审视,即可不断的超越。

这是视角本身所独具的超越性——当你看到了你的视角,你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它。看见,即超越。所以,从视角的角度反思问题、反省自己,是进步最快的方式。

5)视角的实践性

视角的实践性优势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说,视角本自具有知行合一性。

视角,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东西,它是生命本具且时时刻刻皆在使用的俱生性工具。

所以,视角的转变,可以做到当下知、当下行、当下转变。而且,视角一变,“视界-世界”就变,转变的效果也是当下可见的。

“视角”之“魔法”,竟如此地神奇!

仅就以上五个方面的特性而言,已足以体现出“视角学”非常独特且无比巨大的价值,非常值得用生命不断深入地思考、探索和研究,并为构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视角学”体系而精进努力!

行文至此,屈大夫的那句一直回荡在历史时空里的心声,此刻正在自己的心里响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心=视角=视界=世界”,在这个关系式中,虽然“视角=视界”是其中的核心,但并不代表其他内容不重要,它们都很重要。比如,在这个关系式中还隐藏着这些关系式:心=视角,心=视界,心=世界,视角=世界,视界=世界等等。

先从“视界=世界”开始。什么是视界?视界有以下几种含义:

1)视界:视角的边界。

2)视界:呈现在视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

3)视界:呈现在视角下的可被感知的世界的边界。

那什么是“世界”呢?这个词虽然我们经常说,可是想要清晰地表达,还真的不太容易。世,代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了世。界,代表空间,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等,构成了界。世界,即是时空,同时也涵括了所有时空中的一切万事万物。

我们说,“视界=世界”,意味着,所有的世界都在视界之内,视界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那么在视界之外,有没有世界呢?答案是“没有”。注意,这是生命哲学之视角学的答案。生命哲学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

如果有一种世界从未被任何生命所感知,那么我们去讨论这个世界的存在与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被证明。既无法证明为“真”,也无法证明为“伪”。

注意,这里并不是否认打开新世界的可能性。恰恰相反,视角学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了促使人们不断地开创新的视角,从而打开新的“视界-世界”。

视角是无限的,所以可被打开的新世界同样是无限的。你永远拥有打开新视角、看见新世界的权利。而且这是你最重要的权利,任何人皆无法剥夺的权利。上帝无法剥夺,死亡也无法剥夺。

拥有无限的视角,是所有生命的第一权利。它比生命本身更重要!为什么?因为所谓的“生命”,当你剥去所有的外衣,最后剥到再无可剥的时候,剩下的就是视角本身。

如果你说剩下的应该是“心”才对。嗯,你说的的确不错,但心和视角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在最深的深处,心的全体就是视角的全体,视角的全体就是心的全体,无二无别。

之所以强调“拥有无限的视角,是所有生命的第一权利”,是因为,假如一个生命只能被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视角里,那么这个生命就永远无法拥有自由。

自由是生命的第一权利。而无限的视角就是自由本身。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可以拥有无限的视角,可以打开无限的视界,可以体验无限的世界。

如果你处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视角下,即使你可以在这个视角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也只是一种虚假的自由。更何况生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100%的责任,你想做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你自己这里,由你自己来承担。如果你不顾一切地肆意妄为,那么当后果返回到你自己这里时,你还会感到自由吗?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的确,你有亲手把自己送进牢笼的自由。

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视界-世界”。你全部的世界,就是你视界的全部。所以,你想体验新的世界,就要打开新的视界。

“视界=世界”,还意味着,当你发现,你的世界充满了问题时,不是世界本身有问题,而是你的视界有问题。这时,你需要进一步去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学习转变视角,从新的视角去看待所谓的问题。

或许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不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的视角被局限和束缚在了某一个固定的视角之中。视角一变,新的视界就会被打开,原来的问题在新的视界下很可能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你可以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视角,从而不断地打开自己的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直到你和你的世界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世界,不在你之外,而在你的视界之中。当你的“心-视角”是和谐的,你的“视界-世界”即是和谐的。你的“视界-世界”,你做主。

4

“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个关系式,可以说是整个视角学的基本关系式。当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关系式时,也将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

比如,在这个关系式中,含括了四大基本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当我们以其中一个为视角,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视界:

心=(视角-视界-世界)

视角=(视界-世界)\/心

视界=世界\/(心-视角)

世界=(心-视角-视界)

心=(视角-视界-世界)

什么是心?心就是你的视角以及你视角下的“视界-世界”。除此以外,别无他心。心的境界如何,只看你的视角以及视角下的“视界-世界”的境界如何。反过来说,你的“视角-视界-世界”决定了你心的境界。

而这其中,视角最为关键。视角的境界,即是心的境界。一个人生命的境界如何,看看他的视角就知道了。

视角=(视界-世界)\/心

什么是视角?视角,就是呈现在心中的“视界-世界”的宽度、广度、高度、深度及维度等。

如果你的世界太小,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小。如果你的世界太拘束,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拘束。如果你的世界太低沉,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低沉。如果你的世界太黑暗,其实正说明你的视角太黑暗。

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宽广,你的世界一定足够宽广。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善美,你的世界一定充满善美。如果你的视角足够诗意,你的世界一定充满诗意。如果你的视角足够光明,你的世界一定充满光明。

所有关于世界的问题,本质上都是视角的问题。视角没有问题的时候,世界也就没有了问题。

打开你的视角吧,你将打开新的世界。深化你的视角吧,你将深化你的世界。庄严你的视角吧,你将庄严你的世界。升华你的视角吧,你将升华你的世界。

视界=世界\/(心-视角)

什么是视界?视界是世界映现在“心-视角”中的投影。

当心比较小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很小,可是你眼中的世界却很大很大,大得你感觉自己在它面前非常地渺小。当心很大很大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很大很大,可是你眼中的世界却变小了,小到你感觉自己可以和它平等地对话。

让你的视角不断地更大、更高、更广、更深,世界就会在你的心里更清晰、更透明、更单纯、更简单。

世界=(心-视角):视界

什么是世界?世界就是“心-视角”所感知到的视界,除此以外,别无世界。心通过视角感知的视界,就是世界。所以,一切都在你的心中,一切都在你的视角里,一切都在你的视界里。

你感知不到、对你没有任何影响的世界,即与你无关。如果你想探索新世界,那么就探索你的新视角吧。

视角无限,世界无限,但是否与你有关,一切由你决定。

上面四种视角仅仅是“心=视角=视界=世界”诸多视角中的部分视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其他的视角,看看会带来怎样的启发。

视角学之于生命的意义,就是永远有新视角在等着你去发现。通过它,你就可以打开新的世界,体验新的神奇。

5

通常,我们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述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离开这个世界。如果用视角来表述,可以表示为——我\/世界,即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我”,生活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上。

这样的视角必然会产生着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因为世界不是“我”的世界,“我”只是一个过客。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向哪里去。

而这样一个不知来处、亦不知去处的“我”,更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这里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等等。

但是基于视角法则(八),这三个问题就成了“伪”问题。我是谁?我是“心-视角-视界-世界”。我从哪里来?我从“心-视角-视界-世界”来。我到哪里去?我到“心-视角-视界-世界”去。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无限的“心-视角-视界-世界”。世界,并不外在于生命本身,而正是生命之视角、视界的展现。因此,以视角学的角度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无限的视角、无限的视界以及无限的世界。

正是因为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恰恰相反,通常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而呈现在我们心中和脑海中的世界却是无限的世界。由此产生了一个最为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在无限广阔的世界面前,有限的生命是如此地卑微、渺小,以至于微不足道。

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那些人类中最优秀、最智慧的人,都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今天依然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着,犹如巨大的黑洞,永远望不到底。而且,那黑洞的深处是无尽的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宗教、哲学都在追问,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同样在追问。

虽然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的道家和佛家,已经找到了答案,但上千年来,因为文化、语言、概念、名相上的种种不同,道家和佛家所找到的答案并没有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所有人类的共识。相反,道家和佛家一直处在非主流地位,而且始终摆脱不了“宗教”的名相,所以也就始终不能成为像数学、物理、化学那样可以为全世界所有人都愿意学习和接纳的文化。

所有的追问,都涉及最终的“本体”,而不同的文化,对于“本体”又皆有其各自独特的、不同的认知。每一种文化都执着于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的所见才是真正的真理,其他文化的认知并不是真正的真理。

基于视角法则,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一种文化其实都是一种视角。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必然是不同的视界和不同的世界。视角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穷尽所有的视角。视角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种视角可以自我主张凌驾于所有其他视角之上。

如果一种文化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视角,那么就必然是一种天生带有局限性的文化。如果一种文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时还能尊重和理解所有不同的视角,平等地看待所有的视角,不以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真理主张为所有视角都必须接受的普遍真理、唯一真理,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真正能够为人类带来和谐、为世界带来和平的文化。

“视角学”的梦想就是希望构建这样一种文化,并让它从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笔者相信,“视角学”是一种蕴含着巨大生机和无穷潜力的文化,因为它第一次使人类看到了所有不同文化都可以共同接受的交集点——不管什么文化,都必然拥有属于这种文化的独特视角。而视角最基本的特性就是,不同的视角必然看见不同的视界。

因此,任何一种文化,想要走向未来,就必然要审视自己的视角,同时以开阔的胸襟去考察其他文化的视角,然后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找到彼此共同认可的视角。即使彼此暂时尚未找到更高的、共同认可的视角,但也可以承认存在着更高视角的可能性。这将为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只有在落后的、封闭的、低维的视角下才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宿命”。只要人类愿意承认视角的究竟平等性和视角的无限可能性,就必然能够找到先进的、开放的、更高维度的视角,从而使“文明的和谐”从梦想变为现实。这时再回头看看所谓的“文明的冲突”,那将是一种多么愚昧的视角!

我想,这也许就是“视角学”之所以令笔者无比激动的原因之一。因为从这里,笔者看到了人类彻底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国家和谐、世界和谐、文明和谐、人类和谐、生命和谐、万物和谐、天地和谐、宇宙和谐”的真理之光。有了“视角学”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可以看得见光芒的航标。

6

在上一篇中,有一条线的阐述尚未完成。

视角以及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生命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并不会被生命“天然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可能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生命、人生、命运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注)。

甚至从更宽广的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很可能某一个“心灵”,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扮演了无数种看似不同的生命角色,经历了看似种种不同的生活,但其实,其生命的“视角-视界-世界”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生命经历很可能只是在重复地上演着相似的剧本。

这就像一个人遇到了人生的瓶颈,他不是选择突破这个瓶颈,而是选择了退缩和逃避,选择了看似不同的另一条路,但终有一天,他还会遇到本质相同的瓶颈。除非他鼓起勇气去挑战自己,即使失败,也能够一次次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次发起挑战,直到挑战成功,于是他的生命、人生以及命运从此展开全新的图景。如果他每次都选择了逃避,那么即使他的生命看起来是鲜活的,但其实已经停滞,被困在了一个他没有勇气去突破的牢笼里。

另外,如果他的视角一直被困在“我”与“世界”这种二元对立的视角之中,那么他就永远难以发现他自己生命中本自具足的无穷可能性。

为什么?因为那三个问题是他绕不过去的谜题。当哲学三问像无边无际的浓雾笼罩着一个人的生命时,他如何可能穿透浓雾,清晰地看见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无限精彩呢?

包括那些为人类奉献了伟大的文学或艺术作品的高贵灵魂,他们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地追问,苦苦地思索,虽然他们创造了令人震撼的伟大作品,但依然没有找到最终能让他们的灵魂得到自由与光明的生命的答案,于是他们选择了以死亡来终结心灵的痛苦。可是他们不知道,死亡并非真正的解药。当他们发现死亡只是让他们摆脱了肉体,而他们的灵魂再也无处躲藏时,他们该如何才能将灵魂的痛苦转化成智慧的甘露,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呢?

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明白世界的真相,不明白灵魂的真相,这在佛教中被称为“无明”,即没有光明。没有光明,就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

“我”与“世界”二元对立的视角,相对于“心-视角-视界-世界”一体无分的视角来说,就是一种“无明”的视角。“无明”的视角所呈现的必然是无明的“视界-世界”。只要“无明”的视角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无明”的“视界-世界”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视角学”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只要一个人接触到了“视角学”,他就必然会接触到“视角学”的世界观,即“心-视角-视界-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的分隔与对立。他会了解到,原来,除了“我”与“世界”相对而存在的习惯性视角,还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当他走进“视角”的世界,就必然会发现——“一切皆是视角”,心是视角,世界也是视角。而视角是无限的,是超越的,是自由的,是永恒的。

没有什么能够永恒,除了视角。而生命,就是视角本身。当然,这里的“永恒”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永恒”,而是“永远鲜活地呈现在当下”的“永恒”。

通过学习视角法则,对于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将会产生全新的视角——以无限自由的视角创造无限自由的视界(世界),从而活出无限自由的生命。在这样的视角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哲学三问,那只是陈旧的、落后的、被深深局限的视角下的一个最荒谬、最荒诞、最黑色幽默的“陷阱”。

无数的人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这个陷阱,掉进去之后就很难再爬出来。甚至可能会在其中轮转千世万世而依然找不到出口。除非你有机会接触到超越二元对立的新视角,比如老子的道,佛陀的空性,或者生命哲学之视角学。

可能你会说,不就是一个视角吗?哪有这么严重?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其实都是因为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从而开创出了一片新世界。每一次都是如此,没有例外。不要以为一个新视角的开创很容易。在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连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一个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当布鲁诺公开宣扬这个观点的时候,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但视角是有生命的,特别是距离真理更近的视角。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这一视角看到了新世界的光明时,这一视角也将从此变得不可动摇。

每一次科学的创新都离不开视角的创新,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视角的进步。

我们常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但是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句话对于西方人来说,也依然非常地陌生。而它当初第一次被提出来的时候,同样遭受到了巨大的争议,在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之后,它才渐渐地站立了起来。

“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要解放视角,不要固守陈旧的视角,要敢于探索和尝试新视角。“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要用新视角下开创出来的新世界与旧视角下的旧世界进行对比检验,到底哪种视角更能代表鲜活的生命,更能代表生命不断发展、成长的方向,更能代表广大的人类生命乃至所有一切生命的希望和未来。

当今时代是文化繁荣、文明昌盛的时代,是积极倡导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时代。这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无限多元的视角共生共存、共融共创的时代。因此,视角学作为以“视角”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新学说,正可谓生逢其时。

以“视角”为切入点的视角学世界,才刚刚打开了一道缝,可是从这缝隙中透发出的光芒却已令笔者深感震撼。这些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属于个人创作,笔者更像是一个信息的通道,视角学只是选择了通过笔者的手而来到这个世界。它有着自己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它的深邃和广博面前,笔者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兴奋、激动,既想一下子跳进大海的怀抱,又对汹涌而来的波涛感到陌生、好奇,同时还有一种浓浓的对宇宙大道的敬畏……

注:本小节所阐述的内容,不仅适用于个体生命,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生命的群体甚至整体——一个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会、民族、国家、世界……

喜欢明空心语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明空心语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崛起之第三帝国我即天意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那夜后,疯批大佬跪哄娇软小可怜快穿之黑月光在修罗场鲨疯了回到地球当神棍刚上大学,有个神豪系统很正常吧巨兽入侵:玩家妹子为我氪金万亿不朽之路苏邀赵霁生死帝尊纯情校医重生嫡女有空间零零后直播带娃:爹咋哭的比娃响漫威:最强山寨系统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凛冬长夜地狱归来之最强战神扶摇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
经典收藏暴食巫神南香有灵玄幻:我能掠夺他人气运天女商妃我替代了团藏斗罗:天若不公,我便破了这天!科技之虚拟实验室权宠小老婆全职除灵师一杆一饵钓一人,一河一坊连万界[韩娱]前辈求放过关于我重生成坦克的那档子事从捡破烂开始的悠闲生涯全球之武侠降临诗仙身份曝光,女神女帝们求贴贴幻师沉风团宠锦鲤六岁半神眷剩女我的武功带特效直播表白后,植物人老公醒了
最近更新天女散花传从退宗开始踏临巅峰灵风传奇之小刚冒险记让你治病,美女们都赖上你!开局有系统:小农民升级无敌王者洪荒之寄生世界洪荒:太清为我护道三千年吞天古鼎全民转职:亡灵法师最弱?十万大军碾压神明隐世神尊111异界签到:我于世间已无敌!开局创建杀手组织,我威压诸天人到晚年系统激活,我能证道全靠徒儿们内卷从吞噬神尊开始修仙开局成仙的我选择直接养老山海阙歌:机甲战神觉醒开局降服魔女,我以魔道成神天禁渊灵洪荒:抱上盘古大腿天庭开发商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 明空心语txt下载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 - 明空心语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