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卦妃天下霸业天子民国枭雄唐逗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抗日之铁血军工持秦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8章 《虔州八境图》开启的“八景”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元丰元年(1078)二月,苏轼的抗洪事迹以及增筑木堤的建议获得朝廷的恩准。

朝廷下旨赐钱二千四百一拾万,组织民夫四千余人。苏轼又从常平仓里支取了六百三十四万钱,一千八百余斛米,再招募民夫三千余人,改筑了外小城,修建了木桩加固的堤岸四处。分别在天王堂之西、彭城楼之下、上洪门西北与大城的东南角,此前取土的十五个大坑悉数被填平。

没过多久,澶州灵平埽建成,大水已不再泛滥。

苏轼认为,黄河一般五六十年决堤一次,而徐州正处于汴河与泗水的最下游,州城前后二百余里都有高山的阻挡,一旦发水,水势深且极难消退。

于是,就借着皇帝赐诏之际,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刻在石碑上,以告诫后世的徐州百姓。

做完这一切,时任北京(宋时大名府为北京)国子监教授的黄庭坚给苏轼寄来了自己的书法及古诗两首。

黄庭坚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公择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舅舅非常奇怪,以为他乃千里之才。

苏轼第一次看到他的诗文,就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有了苏轼为之站台,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有一次,苏轼作了一首《春菜》诗,其中有“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之句,意思是说,自己家乡的春菜是那么的富足,明年不如弃官归乡去尽享美味,不要再等到齿摇发脱之时。

黄庭坚的和诗是这样说的,“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青衫诚可脱”,苏轼得诗后大笑,对身边的亲朋说,我原本就不愿意做官,今天应该依照黄鲁直的建议以苦笋之美味硬差致仕了。

苏轼与黄庭坚一生唱和无数,而这是二人的首次诗词唱和。

这几天,传来了老朋友孔宗翰要罢京东路提刑改知陕州的消息,苏轼听说后,不免觉得要为他写点什么作为送别之辞。

突然,苏轼想起了他在离密之时,继任者孔宗翰就曾以《虔州八境图》向自己求诗,自己一直无暇为之,此时也该还上这一文债了。

虔州,此名今已不存。

绍兴二十三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绝非佳名,奏请朝廷改名,遂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赣州之名始此。

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三县另置南安军,治所在大余。

宋仁宗嘉佑年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知虔州,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以阻挡水灾的侵扰,从而解决了全城百姓的后顾之忧。

一日,孔宗翰登上楼台,放眼望去,只见一派大好河山,不由心旷神怡,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于是利用闲暇之余,创作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虔州八境图》。

之后,他又在龟角尾城墙上筑起了石楼,后称“八境台”。

八境台原为石楼,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孔宗翰将图与诗都刻于石楼上,石楼因此而得名“八境台”。

熙宁十年,苏轼由密州改知徐州,孔宗翰接任密州,正值苏轼离别之前,孔宗翰便将自己之前绘成的《虔州八境图》出示,请苏轼按图题诗,以便寄回虔州,镌刻于石,以图永存。由于多种原因,老孔的这一愿望未能如愿。

直到今天,老孔就要出知陕州了。

苏轼不得不打开这些画作,逐一观赏,只见此地确实风光旖旎,妙不可言,犹如人间仙境。于是,欣然作诗八首并序,题于图上以志其景象。

至于孔宗翰所作的《八景图》,苏轼初看时仅见石楼,何谓八境?

不过这也难不倒苏轼,他把在石楼上看到的日头“其旦如盘、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称为三境,再把石楼在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中的不同景象称为四境,还有观赏者在坐作、行立、哀乐、喜怒之时所见石楼的不同又称为四境,这样一算还远远不止“八境”。

这是苏轼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的概念,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今天的燕山八景、泸城八景、西湖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八景图的诗题完后,孔宗翰着人将诗镌刻于虔州石楼,“虔州八景”及八境台由此名扬天下。

如今的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章水和贡水合流处的赣州市北八境公园内,俨然成了赣州古城的象征。

不曾想,十七年后的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至惠州。

当他南迁过虔州时,得以遍览所谓八境者,觉得自己此前的八首诗未能道出“虔州八境”之万一。此时,孔宗翰已经故去,苏轼所作的诗文石刻也已经不在了,南康的士大夫们就又请苏轼重新作书,戴罪的苏轼不想违背了老朋友孔宗翰的意愿,只好重新书之。

这是后话。

苏轼在徐州任上时,除了担心来年的水患之外,总体上倒也清静无为,优哉游哉。大表哥文与可在苏轼看来身怀大才,但始终未获重用。

除了为大表哥抱不平外,苏轼安慰文与可说,你虽然暂时失去了在洋州做地方州官的快活,在京师还有着生活费用上的困扰,但不用再看上级派下来的使者的嘴脸了,这样一算,总体上还算有得有失。

在徐州水患之时,苏轼曾前往本州的乾明寺,去求助于真寂大师的灵位,十日后洪水果然退去。

苏轼就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将真寂大师追赠为灵慧大师法号,追赐其塔为灵慧之塔。

所以,在唐朝就已坐化的真寂大师,越过了五代十国,于宋时在苏轼的举荐下又被赐以新的法号。

某日,苏轼与京东东路的将官梁交到傅裼家喝酒,傅裼官国子博士,时任徐州通判,傅裼这个人来头也不小,是原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燕肃之外曾孙。

当时,燕肃以能够创制奇巧器物而名闻天下,他曾经制作过一个莲华刻漏(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世人都叹服它的精巧。

凡是燕肃所任职过的州郡,都要造上一个这样的莲华漏。人们只敢使用此物,但无人敢去改造它。

当时的徐州府,用的是盲人卫朴研制的刻漏,盲人看不见,所以卫朴所制的刻漏就没有漏箭。这在当时是个奇葩,只是使用时需要让守漏之人待水满之后,将水放掉重新加注,所以人们都说这种刻漏太内个啥了。

正好,通判傅裼对其先燕肃的制造刻漏之法较为了解,于是就改造了徐州府衙里的刻漏。刻漏改造完成后,傅裼顺势请苏轼给此漏写一篇铭文。

所以说,一顿酒引发出来了一篇铭文。

苏轼在铭文中,无非是将漏箭比作是官吏们仕途的沉浮之状,告诫那些当官者要像水中的浮箭一样,永远保持平衡。降职时不要感到耻辱,而升职时也不要感到骄傲。

京东西路提刑长沙(今属湖南)人孙颀(字景修,号拙翁),前几天因为有公事巡部自应天府来徐州,这段时间,苏轼本想前往拜访孙颀的,但由于正在陪同到访的老朋友李公择,所以没有前往。

正好这次孙颀前来,苏轼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还想邀请孙颀同提点刑狱商讨一些事情。

对于徐州的水患,苏轼听说上游的决口处始终无法彻底堵住,就趁给大表哥文同写信的机会,向他又倾诉了这一苦恼。

虞部员外郎王正路之次子王迥,世传此人曾与仙人周瑶英一起游过芙蓉城。此时,王迥的两个族弟正在师从于苏轼,所以得以与苏轼认识。

苏轼就询问了这件事,待此人讲完了他与仙人游览仙界的故事后,就连苏轼也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作了一首《芙蓉城》诗。

王迥,字子高,本为赵州人,因娶江阴巨室之女,遂占藉江阴(今江苏无锡代管县级市,简称澄,因地处“长江之阴”而得名)。也正是由于苏轼的这首《芙蓉城并叙》,历代的文人骚客才把当今“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所在的江阴市称作“芙蓉城”。

到了春日,为害的水患刚退,大旱又至。

苏轼祷雨于徐州城东二十里的石潭,当地父老皆云,此石潭底下与泗水相通,所以潭水与泗水的清浊变化一模一样,并且还常见潭水中有河鱼出现。

逢此大旱,依照唐朝刘禹锡的说法,每逢大旱之年,将一虎头置于龙潭之中,这样一来,潭中将会龙虎相击,其势必斗,则可以兴风雨。刘禹锡曾信誓旦旦地说,以前每遇岁旱,多尝试此法,屡屡应验。

于是,苏轼就援引此法,并郑重地作下青词,到石潭祷雨。

结果还真的应验了,苏轼作了《起伏龙行并叙》诗以记。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正式到石潭谢雨之时,苏轼依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作了这首《浣溪沙》词。

工部尚书陈希亮之子陈慥,家住龙丘(即今湖北武汉新洲区三店街),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戴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

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隐士。其父陈希亮陈公弼曾是苏轼在凤翔府的上司,成语“河东狮吼”的典故即出自陈季常和其妻子柳月娥的事迹。

隐居龙丘后,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成为了好友。

苏轼在凤翔作签书判官时,遂与季常相识。

后陈氏移家洛阳,苏轼被贬黄州后,小陈还数从之游。陈季常藏有《朱陈村嫁娶图》,苏轼曾在此画上题过诗。如今,由于苏轼要到徐州下辖的萧县去劝农,正好又来到这个朱陈村与临近的杏花村。

朱陈村全村仅朱、陈二姓,世为婚姻,唐时的白居易也曾有诗咏过其事。

因为该村离县署较远,因此官事极少,另外处于深山,民风极为淳朴。由于民安其土,加之并无羁旅行役之苦,所以此地的山民亦多长寿。

见到了朱陈村,又想起了老朋友陈季常,睹物思人,抚今追昔。可令苏轼感慨的是那种悠远的淳朴之风已被打破,“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其一》)。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大宋网红苏眉山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仙途烟云录完美世界之开局便是准仙帝网游之遗失的美好疯批娇妻一枝花,军官面前我当家乡村里的女人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异界开荒被赶出家门后我封侯拜相铁血特战队给神灵一点点小小的眷族震撼我和男友在七零为国家做贡献穿成太后,护小皇帝,守他江山!追源:开个团去抢宝伊愿白首不相离深情被辜负,我掀桌子你们哭什么奇门弄宝发家致富养相公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哭惨了!阴郁疯批师尊,对我垂涎欲滴十四岁,她开创了江湖第一修仙门风起明末
经典收藏人在大唐,朝九晚五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三国最强军神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抗日之肥胆英雄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被抄家流放后,我和族中女眷养兵百万!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唐梦千变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大唐黑科技全寝一起穿越,建设社会主义之路寒门贵公子NBA万界主教西北风云传海贼王之灭世雷神逆行大唐巅峰大太监活在大唐吃软饭
最近更新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秦末之霸王再世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戏说嬴政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穿越大明做女皇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梦回春秋当大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草原铁骑,生化大军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水源王大宋网红苏眉山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