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情结

陈清皓

首页 >> 深秋情结 >> 深秋情结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战神:屠婿最强逆袭:开局吞噬仙帝元神卦妃天下(神棍夫人:夫君,要听话都市风流仙医能穿越的我该怎么浪刚上大学,有个神豪系统很正常吧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富到第三代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大医许恒
深秋情结 陈清皓 - 深秋情结全文阅读 - 深秋情结txt下载 - 深秋情结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章 妈妈操劳最辛苦 神童震惊小学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淑芝是急脾气,没有耐性,对孩子管束很紧,不许自家的孩子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家里哪个孩子不听话、干了坏事儿她便生气,孩子就要挨打。小琨头最爱淘气,整天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老是鼓捣出事来,所以他挨打最多。赵淑芝打孩子很厉害全村人都知道,要是谁家的孩子不听话,家长就说“就欠把你送小琨头家里,让他妈妈狠狠揍你一顿!”

小琨头最理解妈妈,妈妈很累!很辛苦!有时心烦也是很正常的。那时家里穷,人口多,全家人的吃、穿、住,样样都得妈妈管,妈妈要忙活一天三顿饭,刷锅洗碗,喂猪喂鸡;一家人的衣服、鞋袜、被褥等等从头到脚都得妈妈一针一线缝制、浆洗。好些事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这么多活计不用多说,只说做饭、做鞋两样就知道妈妈有多辛苦!

先说做饭。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不用烧灶火,从粮食供应站购买的粮食都是成品,可能不觉得做饭有多累;可农村人从生产队分到的粮食不是成品粮,不是直接就可以做饭的,需要再加工,那时农村没有加工机器,都是人工推石碾子碾轧,比如高粱、谷子、稻子等都是带壳的,要用石碾子碾压脱去外壳表皮,再用筛子、簸箕去除被碾碎了的表皮,这些表皮就是“糠”,去了壳之后才能变成高粱米、小米、稻米。玉米粒是长在玉米棒上的,先得把玉米粒搓下来晒干了,再去用石碾子碾轧,做粥用的玉米面碾的比较粗,做馍馍用的要碾细些,做玉米面汤的就更细。家里该碾什么粮食、碾到什么程度、准备做什么吃的,这些都是妈妈掌握。石碾子很重,推起来相当费劲儿呢,算上妈妈一般都是三个人一起推,当粮食碾的差不多时妈妈便叫停下来,大家就可以歇着了,可是妈妈不能歇,她还得把碾碎的粮食用筛子、簸箕进行加工,加工完了,再继续一起推石碾子。每次碾粮食总是妈妈最累!有时累的直不起腰。

每天早上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妈妈早早的就起床做饭了,家里没有钟表,头遍鸡叫妈妈便醒了,多年来已经成了习惯。那时天天早上总是熬一大锅玉米粥,农村家家的水缸常年在院子里(屋里没地方),需用水瓢从水缸蒯水倒入锅里,夏天很容易,可冬天很冷!特别是三九天滴水成冰,水缸里的冰很厚,妈妈在外面冒着刺骨的寒风用擀面杖把冰杵开,再用水瓢去蒯水,蒯水的手会浸到冰冷冰冷的水,妈妈一边烧火一边暖手,灶膛里放入一个灌满水的汆子,汆子里的水烧开了先倒入暖水瓶里供人饮用,然后再烧一汆子热水给大家洗脸用。粥熬熟了,妈妈把灶膛里燃烧过的火炭灰扒出一些装入火盆,把火盆端到炕上,屋里顿时暖和起来,是妈妈把温暖带给了全家。

妈妈一边做饭一边抓紧时间把院子打扫干净。等家人全都起床、洗脸后,把炕桌搬到炕上放好,妈妈很吃力的把一大盆热粥端到炕桌边上,大家开始吃饭。吃完饭,上学的、去生产队上工的都走了,妈妈还要刷锅、刷盆、洗碗,再烧火温泔水喂猪、喂鸡,把屋里的板柜、橱子、镜子擦干净,炕上、地下打扫干净,然后开始做针线活。那时小琨头奶奶年纪大了,妈妈还得伺候奶奶。

那时的农村很苦,粮食不够吃,秋天又忙又累,每天吃三顿饭,冬季昼短夜长,干活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每天两顿饭,早上不吃,中午和晚上吃。妈妈要算计着做饭,农忙时尽量吃干的,农闲时多弄些蔬菜、野菜、稀汤啥的,想办法维持到秋天接上新粮食。

再说做鞋,一双新布鞋穿到脚上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它的制作过程相当费事呢。先要打袼褙(俗称夹纸片):先把家里实木的门板放在地上,上面铺上一层纸,在纸上面刷一层糨糊,然后往上面拼贴破旧布头,布头贴满后再刷一层糨糊,然后再贴布头,大约要贴三四层,最后一层面上还要刷一层糨糊,再把门板抬到院子里晾晒,晒干了就把整块夹纸片从门板上取下来备用。妈妈依照每人的脚在纸上画好图样,再把纸剪成鞋帮样和鞋底样,再按照鞋纸样剪下夹纸片,然后把二指宽的白布条抹上糨糊,沿着每片夹纸鞋样周边粘好包上、缝好。一般做夹鞋(单鞋)的鞋帮用一层夹纸片,用糨糊把鞋里、鞋面的布料分别粘在鞋帮夹纸片上,再细细缝好,这就是纳鞋帮。关键最麻烦最累的是纳鞋底,鞋底大概用四五层、五六层夹纸片,就是所谓的“千层底”,把白布条包好的鞋底夹纸片一层一层抹上糨糊摞在一起,上面和底面各粘一层布并压实压牢。然后准备纳鞋底,先把专用的细麻绳纫上大号针,因为鞋底很厚,直接用针扎不动,得先用锥子锥透眼儿,把纫好细麻绳的针从眼儿穿过鞋底,锥一下,穿一针,就这样一针一针、针针相连、针针相扣地纳鞋底,而且每一针都要非常用力勒,把几层鞋底夹纸紧紧地勒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不然鞋底不结实。纳鞋底的针脚是很密的,纳好的鞋底满布密密麻麻的麻绳针脚,这些针脚相互交错,横看成行、竖看成列、斜看成线,就像阅兵列队一样,一排一排都整整齐齐,非常漂亮。一双鞋底纳完得好长时间,妈妈经常纳到深夜,因为妈妈白天很忙,除了纳鞋底还不能耽误其它家务。当鞋帮、鞋底分别做好后,再把鞋帮与鞋底对好位置,先用细麻绳在鞋尖和后跟各缝一针固定好,再用细麻绳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叫做“绱鞋”,也是先用锥子扎眼,再将带有细麻绳的针穿过去,一双鞋绱完了,妈妈两只长茧的手都被麻绳勒出一道道紫痕。

纳鞋底用的细麻绳是用麻做的,麻是咋来的?说起来还有小琨头父亲好多活儿呢。麻是一类植物,有好多品种,比如:大麻、亚麻、黄麻、剑麻等,用来做麻绳的植物叫“苘麻(通称青麻)”,从种植到生长成熟需要除草施肥等很多管理,收获时将青麻连根拔起,几十根一捆,将几捆青麻并排绑在两根长木棍的一端,然后把绑好的青麻放到大池塘里浸泡沤着,木棍的另一端固定在池塘沿上,以防青麻被水冲走,过些天把它捞上来,把泥冲洗干净晒干,青麻就褪去了青色变成了土色,然后剥下苘麻的外皮,即为“麻坯儿”, 这些麻坯儿千万不能弄乱,不然成了一团乱麻就摘不开了,父亲把这些麻坯儿一条一条捋好,再一束一缕的分清捆好,交给妈妈。后面的活儿就是妈妈干了,妈妈有个专门撵麻绳用的器具叫“拨垂子”,拨垂子构造很简单,就是两根十字交叉的短木棒(有圆柱形的也有长方体的,跟擀饺子皮用的小擀面棍差不多大)中心用一根粗铁丝穿过,铁丝的一端把木棒固定好,另一端有七八寸长,顶部弯成钩,把那些一缕一缕的麻坯儿挂在炕沿儿旁边墙上,妈妈在炕沿坐着,拽下一根麻坯儿套在拨垂子的铁钩上,然后一手提着麻坯儿,另一只手把拨垂子弄的飞转,随着拨垂子转动用手搓撵麻坯儿,再一根一根往上续麻坯儿,续上麻坯儿再转动拨垂子,就这样不断地撵呀撵呀,撵出很长、很多麻绳。有时小琨头半夜醒来看见妈妈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撵麻绳;她的手指撵破了,剥皮了,日久便磨出了老茧。

那时的衣服破了都是缝了又逢、补了又补,因为供给每人每年的布票是一丈七尺三寸,这包括了单衣、棉衣、鞋袜、被褥等全部的用度。因为家里没钱,妈妈为了节省,总是买最便宜的白布,自己烧一大锅开水,用染料把白布染成黑色、蓝色,用来做衣、做鞋、做被褥、做枕套用。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妈妈做棉衣棉被时絮的棉花都很厚,家人们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妈妈就这样整日的操劳,算计吃,算计穿,算计住,算计用。

妈妈很少有清闲的时候,除非下雨天,下雨天就是庄稼人的星期天,不用下地干活,都聚集在家里,可以帮妈妈干点家务,妈妈比平常可以轻松些。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常常小声唱起她童年时期学的抗日救亡歌曲,非常好听。

妈妈另一方面操心劳累是她特别好干净、讲究卫生,天天把屋子都拾掇的干干净净,柜子凳子、瓶瓶罐罐、笤帚簸箕等各种家什,都摆放的井井有条,不许家人搞的乱七八糟的,全家人穿的衣服尽管都是打了补丁,但是也弄的平展干净。家人进家后,必须先在院子里把身上的土打扫干净了才允许进屋,晚上不洗脚不让上炕,饭前不洗手不让吃饭。小琨头因为淘气,身上整天弄得脏兮兮的,为这他没少挨妈妈揍。

在小琨头的心里,母亲是这世上最美的女人,是最勤劳、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

小琨头虽然不太懂事,但他很心疼妈妈,为了减轻妈妈的操劳,他总是想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妈妈缝衣服扣子的时候他看懂了,后来自己衣服扣子掉了就自己缝;妈妈做饭烧火的时候,他就蹲在灶旁看着,慢慢的学会了烧火,就天天帮妈妈烧火,妈妈需要大火他就多添柴把火烧旺,需要小火他就少添柴文火慢烧,时间长了,娘俩配合的非常默契。

小琨头有个毛病,说话口齿不清,说话有点“大舌头”,大人们都说他“咬舌”,就是“仨”和“沙”的音说不好,只会说“仨”,不会说“沙”,说“仨”时是“仨”,说“沙”时也是“仨”;再就是不会说儿话音,比如“二”他说成“爱”,“耳朵”说成“矮多”。就因为这个,村里的大人们经常有人故意逗他玩,越是他不会说的话越是让他说,这个姑姑让她说“杀鸡”,他说成“仨鸡”;那位叔叔让他说“儿子”,他就说“皑子”;又来个婶婶让他说“车轱辘嗞儿嗞儿转”,他说“车轱辘贼贼转”。从小说话一直就这样,家里人也没怎么当回事儿,以为他长大就会好。如今他已经七岁了,仍然没有改好的迹象,妈妈担心他老这样说话,那可不行,长大了会被人笑话,再说,口齿不清以后怎么读书?所以,妈妈下决心对小琨头进行校正。妈妈平时很忙,没时间管他,每到做午饭、晚饭的时候,妈妈让小琨头在灶前站好,一边烧火做饭一边教他说话,专门对他说不清的那几句话反复进行校正,妈妈说一句,让他跟着学一句,说错一次妈妈就用烧火棍打他一下,然后再重复说,说错了就再打,不许他哭,妈妈说越哭就越打!就这样教了三个多月,一方面是妈妈逼的紧,一方面也是小琨头用心学、用心改,他说话不清的毛病终于校正过来了!不但口齿清楚了,而且说话还非常流畅,妈妈的良苦用心总算没有白费,这次校正为他长大以后学习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村子都叫大队,大队下设生产小队,大队没有托幼教育机构,小琨头的学前教育是从被窝里开始的,启蒙老师就是哥哥程启发。冬天很冷,夜很长,屋里窗台上点一盏煤油灯,为了节省灯油,一般很早就睡,早上醒的也早;那时家里没有条件每个人一条被子,小琨头一直是跟哥哥共同盖一床被,睡前和早上醒后睁着眼没事,哥哥便有一搭没一搭的教小弟学习一些简单的语文算数知识,程启发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有时白天有空了,就像过家家一样,玩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游戏。谁知小琨头对这些很感兴趣,天生喜欢学习,记性还特别好,一教就会。

小琨头酷爱读书学习是与生俱来的,他经常翻看哥哥用过的一年级课本,有不会的就问哥哥,不久,小琨头已经认识了很多字,比如:公社、红旗、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人口手、大小、上下、左右、前后、天地、吃饭、喝水、生活、运动、学习、牛羊马猪狗还有自己的名字等等,都会读会写会背,上学前,他已经把汉语拼音字母都背诵的滚瓜烂熟,并基本学会了汉语拼音方案;还把“小九九”熟记于心,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和单位数乘法都计算得很准确,这让他以后读小学有了一定的基础。

时间很快,转眼到了1966年1月,那时大队有一所小学,有一至五年级共五个班。因为学制缩短了: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一月份至十二月份为一个学年,每年的一月份入学,次年一月份升级。第五生产小队社员老杜的女儿从镇上中学毕业两年多,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举止文明,落落大方。她看到大队小学校正缺教师,便主动找大队书记毛遂自荐,那时全大队算起来中学毕业生真是凤毛麟角,书记正为找老师的事发愁呢,很爽快就答应了,让她先教一年级,而且还得自己招新生入学。那时山村还比较落后,好多家长对孩子读书的事都不重视,有的孩子已经十一二岁了还没入学。大队部有户口册,小杜老师按户口册把全大队符合入学年龄却未入学的孩子都登记下来,共有三十几个,其中就有8岁的小琨头,大多数孩子都比他年龄大,甚至有的大三四岁呢。小杜老师挨个串门找家长,苦口婆心做动员,讲了很多上学的好处和必要性,说如果孩子没文化将来是吃不开的,有了文化才会有本事、有出息,还可能有好工作呢!并特别讲明不用交学费,也不交书费,因为根本买不到新课本,新生只能自己找哥哥姐姐用过的一年级语文、算术课本。小琨头妈妈是开通人,解放初也曾上过扫盲班,认识几个字,思想不落后,她知道小琨头身体虽然不强壮可他智力还不错,杜老师没费多少口舌妈妈就答应让小琨头去上学了。

妈妈用一条破毛巾对折后把两边缝上,又在口边缝上两个布条做带子,一个简易的书包便做好了,又准备了一根半截铅笔、半块橡皮和一个白报本,哥哥为小琨头准备好他用过的一年级《语文》《算数》课本,都替他装进了书包。开学那天早上,小琨头把书包胯在肩上高高兴兴到了学校。一看,教室非常简陋,没有桌椅板凳,大队派人用土坯垒了些课桌,表面抹了一层石灰,学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着凳子上学;教室前面墙上的黑板也是用石灰抹的,表面刷了一层墨;几个破旧的窗户都糊了新窗户纸,整个教室最亮眼的就是黑板上方贴着一条大红纸横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冬天很冷,教室中间有一个铁炉子,离炉子远的同学经常冻得小手通红,写字都不听使唤。

当时的课程只有语文、算术、军体(那时体育课称为军体课),偶尔也学唱歌。

杜老师是小琨头他们一年级的班主任,她只负责这一个班,所有课程都是她一个人讲,老师跟学生们说从今往后在学校不许再叫乳名,必须称呼学名。程启琨最听老师的话,上课遵守纪律,学习成绩总是全班第一。程启琨自从上学后在老师的管教下,比以前更听话了,妈妈倒是省心了许多。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程启琨升二年级了。学校给学生们都发了《老三篇》合订本。杜老师先教学生们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要求同学们必须全文背诵下来,小程启琨很听老师的话,放学后,别的同学都去玩了,他在家里学习《为人民服务》,细心读认真记,反复学了几遍,到了晚上,躺在被窝里让哥哥看着书本,他试着背诵了一遍,非常流利的背下来了,一字都不差,哥哥很吃惊!没想到小弟弟天资聪明,记性这么好!到了课堂上,当程启琨举手向老师报告说他已经把《为人民服务》背诵下来了的时候,老师一开始根本不信,因为这篇课文昨天上午刚讲完,这么长的文章,就连她自己还没背下来呢,何况一个小孩子?课文里的字还不一定都能认得下来呢,于是杜老师半信半疑地让他站起来背诵一遍,小程启琨张开小嘴儿 像炒豆一样“叭叭叭” 的背诵起来,他是个紧嘴子,平时说话都比别人快,背书比说话还快,一口气就背完了,相当流利!杜老师看着书本认真听着,一个字都不差,没想到这孩子背得如此熟练,着实令她吃了一惊!没见过记忆力这么厉害的孩子,杜老师当场表扬了程启琨,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后来又学习了《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程启琨如法炮制,跟背诵《为人民服务》一样,一天背诵一篇,也都准确无误。杜老师高兴坏了!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老三篇》,就连杜老师也只能背诵《为人民服务》这一篇,另两篇还没有背完,目前能把《老三篇》全都背诵下来的,全校,不!全村只有程启琨一人!杜老师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不是‘神童’吗?”然后老师高兴地向小程启琨竖起了大拇指夸赞起来:“了不起!真的了不起!”并带头使劲儿为他鼓掌,同学们也都跟着鼓掌。这下可不得了,小程启琨能背诵《老三篇》的事很快传遍了全村。

一次大队开会,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听说程启琨这孩子能背诵《老三篇》,咱们应广大群众的要求,现场让程启琨背诵一遍《为人民服务》好不好?”大家都说:“好!”书记说道:“有请杜老师把程启琨领到会场前面来,”杜老师和程启琨一起站在大会前,她手抚着他的头,面对着全村乡亲们,程启琨一点也不害怕,小嘴巴又像炒崩豆似的开始背起来,一点也不打奔儿,不一会儿就背完了,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都夸赞这孩子真聪明,杜老师感到很露脸,会场上好多人都向程百宏投来羡慕的眼光,程百宏心里非常惬意,他听程启琨背书口齿伶俐,吐字清楚,发音正确,知道这都是他妈妈管教的功劳。

公社书记对程启琨背诵《老三篇》非常赞赏,亲自给小程启琨颁发了奖状和一本《毛泽东着作选读》(乙种本),中学校长王贵良正好挨着杜老师,便说道:“这孩子脑瓜真灵,肯定是随他爸爸,当年我读高小和程百宏同班,程百宏背诵课文也是呱呱叫呢!”程启琨到家后把奖状贴在了墙上,嘿!给这个家真是增光不少呢!

程启琨有个毛病,从小就憋不住尿,经常夜间尿炕,父母以为他长大了会好的,所以也没当回事,可是上学以后还依然尿炕,只不过次数比较少了。因为他跟哥哥共盖一床被卧,平时总习惯让哥哥搂着睡,往往都是热嘟嘟的尿滋哥哥肚子上,哥哥惊醒后使劲儿掐他,程启琨被掐醒立马憋住,然后再下炕找尿盆继续尿下一半儿。到了冬天,白天也偶尔尿裤子,他这个毛病除了家人别人都不知道。

一个寒冷的冬天,课堂上发生了一段很可笑的小插曲。因为上课时有顽童以上厕所为借口出去玩,所以老师宣布上课时间不许上厕所,一律等到下课再去。那天上午,老师正在讲课,见程启琨在座位上不好好坐着,身子晃来晃去的,其实程启琨是尿憋的,他不敢跟老师请假,老师误会了,以为他取得了点成绩就骄傲了,不好好上课。于是老师大声喊:“程启琨,站起来!”程启琨“嗖”的一下站了起来,老师瞪了他一眼说:“你干什么呢?”程启琨小声说:“我…我没干啥,”老师看他那样有点来气:“你把《愚公移山》背诵一遍,算是对你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惩罚,背完了就下课。”程启琨便“呱呱”的开始背诵起来,背着背着,老师看他还是晃荡,这时已经背诵到“昨天有两个美国人要回美国去,我对他们讲了,美国政府要破坏我们,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他突然加快了背诵速度,充分发挥出他“紧嘴子”的本事,“啪啪啪”的简直听不懂他说的是啥,其实他是想快些背诵完了好下课去尿尿,一口气背诵到了“赫尔利已经公开宣言不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到我们解放区去乱跑呢?”这时程启琨实在坚持不住了,带着哭腔说:“老师我要尿尿!憋不住了!”老师见他眼泪都下来了,突然意识到是自己错怪孩子了,原来他是尿憋的!看那情形上厕所肯定来不及了,老师赶紧跑过去把他拽到教室前头墙旮旯的煤堆边,替他拉下棉裤,可惜晚了一点儿,已经尿裤裆里一半儿了,程启琨冲着煤堆“哗哗”的尿了下一半儿。老师还是个大姑娘,下课后,几个男同学便去逗程启琨:“哎呀!这下可好啦!你那小鸡鸡都让老师看见啦!噢!噢!”同学们都闹腾开了,回家后都把这个笑话当新闻讲给家长听,这下,程启琨憋不住尿的毛病全村人都知道了。

西四十里铺村子虽然不算大,但是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小学校的学生很多,教室不够用,又重新进性了调整,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同学共同挤在一个大教室里,二年级同学在教室的南半部,三年级同学在教室的北半部,老师给二年级讲课时三年级上自习,给三年级讲课时二年级上自习。全校讲课最好的是闫老师,他是全校唯一挣薪资的教师,又是校长,由于他是连鬓络腮胡子,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闫大胡子老师”。这天,闫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讲算术课,讲的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带括号的,算是比较复杂的算术题;程启琨很快就写完了作业,没事他就看着老师讲课,老师讲完了,程启琨也听明白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度比较大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程启琨一看就会做,应该先算括号里边的,后算括号外边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老师向三年级同学提问:“谁会做?请举手,”可没一个举手的,于是老师开始点名,叫一个,站起来不会做,又叫一个,又站起来还是不会做,最后,三年级同学一个一个几乎全部都被叫起来了,竟然没一个会做的,把老师气得直跺脚!又咬牙又瞪眼!这时,程启琨早已憋不住了,举手说他会做,老师一看是二年级的小同学程启琨,知道他平时学习成绩好,老三篇背得好,可现在黑板上是一道三年级比较复杂的算术题,连三年级的还都不会呢!老师和气地问程启琨:“你真的会做吗?”程启琨点点头;于是老师让程启琨到前面来做题,程启琨因为个子又瘦又小,翘着脚吃力地用粉笔滋滋嘎嘎写着,非常流畅地做完了,老师高兴地夸赞程启琨道:“好!你做得很对!”接着,他很严厉地对三年级的同学们说:“三年级的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你们三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全都不会做的题,让一个二年级的小弟弟给做出来了,人家做得又快又好,你们知不知道害臊啊?你们是蠢猪还是蠢驴?我看你们在课下玩起来都没够,闹的也挺欢的,怎么在课堂上一个一个都成了大废物蛋!大白薯蛋!”然后转过脸来对程启琨说“我看你就准备跳级吧,可以提前升三年级了,我这里没有三年级的课本,回去你自己跟哥哥姐姐找找三年级的课本,准备好了再来找我。”可惜的是,程启琨的三年级课本还没找全,闫老师被调走了,程启琨跳级的事自然也就泡汤了。

程启琨天生对学习有瘾,喜欢天天上学,最不愿意放假,只要一上课,他就来精神,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学过的算术题都会做,语文课讲的字、词、成语、课文中心思想等都背得滚瓜烂熟,老师留的造句、汉语拼音等作业题从来没错过;老师课堂提问他经常踊跃举手,留的作业他全都会做,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个交卷子,而且总是得百分。但由于他身体发育较正常同龄儿童矮些,军体和劳动总不如别的同学。他特别喜欢唱歌,而且唱的还很好,调拿的准,每次唱歌都扯着嗓子可劲儿唱,一唱起歌来脖子的青筋都鼓起来,全班就属他嗓门高,好像是由他带着大家唱歌;老师教唱新歌时,他学的都很快,一般比较简单的歌曲老师教两遍他就会唱了;后来,老师挑选了程启琨和另外三个男同学再加上三个女同学组成了一个的表演唱小组,他们六个经常在全校大会上以及全村大会上演唱革命歌曲,边唱歌边跳舞,程启琨成为了班里的活跃分子。

喜欢深秋情结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深秋情结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光明之路偷香高手注视深渊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弃婿归来穿越后,我悲催了特种教师地狱归来之最强战神重生之搏浪大时代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柯学:我和新一是发小祖国人降临美漫足球:系统调试了两年半诸天万界第一剑我即天意灵气复苏之我能进化一切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铁腕官途模拟修仙传弃婿归来小说
经典收藏从煤老板到工业大佬机长大人,别来无恙!假婚成真,闪恋甜蜜蜜带着空间在逃荒路上养崽红楼管家媳妇小生不可宝箱觉醒:开局获得盘古血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从国术开始无敌诸天开局退婚高冷女总裁一个网红的自我修养重生八零:被读心后全家一起致富离婚后,我开启了大佬模式邪凤逆天:疯狂召唤师会议邂逅的女总裁最强教祖系统闪婚老公竟是豪门继承人不对劲,这小鲜肉人设塌了?名门暖婚,腹黑总裁攻妻不备农门福女:厨神王妃很嚣张
最近更新燃烧吧少年凡逆:仙武同修坐公交车游遍全中国深秋情结无敌神魔体山村神医陈大壮沪风疆韵我,狂徒下山,举世无敌!道法界政道问鼎重案追凶:我在法医室守夜都市反派:开局冲了气运女主铁路职工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毁与颂民国土匪村骑马与砍杀:苟在村庄当老六一眼睁开,神仙师父找上我重生之农村致富传奇长春江湖往事
深秋情结 陈清皓 - 深秋情结txt下载 - 深秋情结最新章节 - 深秋情结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