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首页 >> 朕就是中兴之主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电影世界的雇佣兵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大明:我怎么就成战神了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极品小侯爷见龙定鼎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 朕就是中兴之主全文阅读 - 朕就是中兴之主txt下载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章 会议(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由检自上朝以来,便知道人越多,意见便越多,于国家大事的商议上,并无好处。

故而若逢大事,多只召见部分朝臣,开小会以决大事。

……

“诸卿就坐如次!”

待人来齐后,朱由检便让自己的信赖之臣在早就安排好的位子上坐下。

与上次内阁会议相似,

座椅皆是排列摆放,正对着的前方,摆放着一块巨大白板。

左侧,是上次在内阁贴满纸条的“大明国事图”;右侧,则是放大了数倍的辽东、直隶、漠南草原并直隶地区的地图,绘制详细,且用朱笔圈出来了附近边关,以及辽东同登莱之间海上诸岛。

想来是陛下又要列证据,宣讲国情了。

有过经验的李标等人面色如常,只将手放在膝上,正襟危坐,静待天子训示。

其他人未曾见过这般场面,不由好奇观望一二,不久后便收敛神色,同样等着天子开口。

朱由检仍旧站立,双手扣着革带,沉声说道,“再过段日子,便是崇祯元年。”

“朕欲有所作为,且初步定了些方面的事物,今日特请诸位爱卿过来商议。”

对着猜测的臣子,朱由检转身在白板上并排写到:

政务、民生、军事!

“陛下可是要实行新政?”

李标一看天子划出的范围如此之大,又言是“元年要务”,便出口询问道,有些担心天子操切,要对整个江山,进行一次上上下下的整顿。

虽然李标并不反对新政,也早有意愿,变革一潭死水的朝堂,可变法自古以来并非易事,哪能大踏步的行来?

朝廷没有钱和人呐!

朱由检只点点头道,“不瞒卿家,朕的确有新政变革之意!”

转而他又对李标含笑说道,“不过先生且安心,朕知道欲速则不达和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走快了,是会摔跟头的!”

“故而崇祯元年,朕虽要在这三大块上着手用心,却有更细致的安排!”

于是李标安心坐下。

朱由检背对着大臣,又在白板并排的三行字下,各自补上细节。

如“政务”之下,以两张纸条贴上,分别上书“考成”“实官”和“选才”。

“民生”之下,则是贴上“赋税”“生民”“庄田”等条子。

“军事”之下,为“民乱”并“辽东”二事。

众臣先后看去,倒是能猜到大体状况,知道天子之意。

李标因接手了对京官们的年底清查,成效虽丰,却也更加了解到官场之糜烂。

六部之中,按时到值的官员都少,何况他处?

京城天子脚下尚且如此,何况地方?

故而严行考成,责备官员实心用事,不再清谈无为,诚有必要!

至于“实官”,则是在考成官员经历后,对之或提拔或罢免,将万历朝以来因懒政而遗留下的官员缺位、抽签选官等弊病,进行更正治疗,使官员能待在合适的地方,为国效力。

这实在是一件好事!

于是李标率先开口赞同。

其他臣子也都是务实之人,多恨此前的天子懒政怠政,以至于朝廷上下,松松垮垮,全然没有体统。

如今天子主动提出要严格管理,再兴考成法,谁会反对?

即便是与会的钱龙锡,在其他人全然称赞的情况下,也不敢乱开口。

他素来是喜欢明哲保身的。

何况再兴考成,是天子提出的,到时候百官觉得约束,要发抱怨,也发不到他的头上。

故而钱龙锡也是唯唯,将他身为东林党魁的圆滑和自利发挥了出来。

至于“选才”,却让部分臣子不解。

“元年一至,陛下广施恩德于天下,自然会有恩科,而恩科一开,便有英才来投,陛下坐等便是,何至于再生选才之忧?”

刘鸿训拱手问道。

身为科举考场上的得胜者,臣子们自然觉得,如今得科举八股之制,虽有缺陷,但仍足以为国取才。

不然的话,

他们又从何而来?

何况天下人才,如鲫鱼过江,天子一旦有振奋之心,何愁无人辅佐?

“朕自然不担忧科举选人。”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科举之制,自隋唐以来开创,流传至今,仍为国家抡才大典,可见实有长处。”

“八股之体,严格讲究,规范做答,于学子写来,也是有易处的。”

“只是这科举考来考去,只考经义文典,出题之人都出腻味了,何况学子?”

“朕想要更加知实务的人才,若是要听人讲圣人之书,学那大道理,朕难道自己不能去看?不能去听?”

刘鸿训闻言轻轻皱眉,知道天子这是在明示对科举内容的不满。

自祖宗定制以来,科举内容无非是四书五经,翻来覆去的考了两百多年,着实也老套了。

像他们这样为官多年的老臣,也的确能感觉到读书当官之间的差距——

圣人的书读来可以,

拿来做却着实艰难。

可人若是不学圣人之言行,又如何追圣往之,扶天地之正气,扬世间之道德?

何况定下科举范围的,乃是太祖高皇帝。

天子要想改,首当其冲的便是“祖制”,其次才是天下间皓首穷经数十年,已然无法回头再研究其他学问的士人。

刘鸿训想要劝谏天子不必如此多思,却不知如何开口。

约莫他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后继之人,能是处处都懂,样样皆会的人才吧。

只死读书,读死书,养出来的多是东林党那般的人物。

好在朱由检并未强硬表态。

同安抚李标的话一样,他对刘鸿训说道,“崇祯元年,不会大动干戈,刘先生且放宽心。”

“明年的恩科,照例举行,朕只管殿试出题。”

“只是科考终究不能将天下人才全然网罗入手,朕又不愿见沧海遗珠,故而想在科考之外,再设制科,选取一些擅长算学、研发、匠造之人才。”

所为“制科”,是指在正常科举考试之外,因皇帝需些特殊人才,故而临时开设的特殊科考。

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故而不成定制。

唐时制科甚盛,至宋代,贡举大为发展,而制科则趋于衰微,乃至于到了大明朝,数百年间,从未开设过制科。

朱由检初生此念头时,还在琢磨,该如何说服臣子,让他们接受自己这打破常规的一手。

谁知道翻阅典籍,才知道自己所担忧的“科考不足之处”,已然为古人所察觉,并以制科补全。

大明朝虽从未有过制科,可也没有相关约束,祖制再如何,也没提到不准子孙开制科的。

加上前朝的确有过这般例子,有“托古”之名,故而朱由检讲来时,口气慎重,目光笃定。

众臣听了,有些不以为然,有些暗中排斥,有些则是满心赞同。

譬如徐光启,

他对天子提出要重视算学不久,天子便拿出制科,要为算学扬名,如何不让他激动?

徐光启当即附和!

毕自严、袁可立等老臣都是经历过地方实务的,也清楚算学之便利,只沉吟一二,便也认同点头。

再过一会,李标等崇尚实事之人也拱手称赞天子的爱才之心。

如此一来,同意的人数已然有了一半,哪怕有人担心这大明朝的首例制科会引起波动,不愿天子行此超常之举,也无话可否了。

毕竟今日开参与会议的,都是朱由检在意的臣子,给自己凑起来的班底。

他们既重视实际治国之效用,也愿意逢迎天子之心意。

哪怕有异议,也不会像在朝堂上时胡乱开口,一言不合便弹劾对方。

只要天子的确有理,又有多人赞同,此事便通过了!

朱由检由此也感受到“大事开小会”的好处。

不用与人浪费口舌做争辩,听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提出乱七八糟的意见,着实松快!

如此,

崇祯元年要做的政务大体预备,只等实际操作之时,再行缝补增添。

至于“民生”部分,朱由检则是请毕自严起身答话。

喜欢朕就是中兴之主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朕就是中兴之主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修仙界被通缉应龙和李莲花的修炼之行异能夫妻:穿越兽世团宠毛茸茸看好了,这一刀很帅!别叫我反派,请叫我财阀以太核心穿成科举文中炮灰小锦鲤幸运古神事务所八零神医小媳妇高端的npc,只需要当吉祥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统域万道,影凌密钥它贴着一张便利贴娶个女王做老婆我在高武当学神逆战合金重生之将军嫡女:大逆不道又怎样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时空战纪快穿:路人甲不该这样美貌
经典收藏我乃绝顶风华龙组战兵西北风云传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流华录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牧天子大金反骨仔三国铁血龙骑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让你当个赘婿,没让你一统天下重生商纣王明匠三国之大汉飞将军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女帝背后的抄家王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重生刘协:我开着坦克匡扶汉室
最近更新我教原始人搞建设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穿越大明朱雄英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大明抄家王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史记白话文版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朕就是中兴之主 搬砖呢别闹 - 朕就是中兴之主txt下载 - 朕就是中兴之主最新章节 - 朕就是中兴之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