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首页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17世纪风起澳宋当皇帝从当藩王开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悍戚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崛起之第三帝国家兄唐太宗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化工大唐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全文阅读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txt下载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8章 东昌之战(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为解救燕王,朱能率领一队精锐之士,奋力鏖战,猛冲南军东北角,试图杀出一条通往朱棣所在之处的血路。盛庸见状急忙调西南角的兵力前来抵御,朱棣趁机向兵力减弱的西南方向冲击,终于与赶来救援的朱高煦会合,逃离了战场。朱能得知燕王脱困也不再援军纠缠,带兵火速撤离战场。

而张玉在冲入阵中后一边拼死厮杀一边四处寻找朱棣,可战场形势混乱,张玉一时间也找不到燕王位置,他心急如焚,身陷重围的他找不到朱棣坚持不肯突围。张玉挥舞着兵器,与包围过来的南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身上多处受伤,却依旧坚持着。最终,张玉伤重力竭而死,他的身躯倒在了这充满血腥的战场上。

朱棣尚不知道张玉已经为救他而战死,劫后余生的他看着为救自己脱困而有些狼狈的朱高煦,想起之前在白沟河一战就是自己这个更喜爱的二儿子率兵救援自己,心中大受感动,情不自禁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此番未付中了盛庸那小人诱敌深入的奸计,行的有你和众将奋力相救,高煦,汝兄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棣也是有感而发,说话没怎么经过深思熟虑,他本意就是想着,高煦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可要多努努力,好好辅佐他。

可这话到了朱高煦的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真听进去,即使父王刚刚脱困而出,燕军处于颓势,株高粗听了朱棣的感慨还是陷入狂喜,在他的脑海里,父王就是在说,‘你大哥身体不好,没法子继承家业,你得好好努力,将来父王大事得成,太子之位就是你的!’

平安亦率兵赶来,与盛庸合兵作战。平安素有勇名,他的加入让盛庸军的实力大增。此时,燕军被大量火器所伤,损失惨重。

双方血战一日,到了傍晚才鸣金收兵,朱棣召集麾下众将到大营议事,见不到张玉身影,心中已经隐隐感到不妙,声音有些颤抖的开口问道,“张玉呢?”

朱能面色悲切,强忍着泪水向朱棣跪拜,“燕王,张玉将军为寻燕王,率兵杀入重围与南军血战,不幸力竭战死!”

朱棣顿时脸色大变,脚下一个踉跄,久久不能言语,朱高煦见状立马上前扶住朱棣。朱棣今日又中了盛庸的计谋本就窝火,此事知道自己麾下大将战死敌手更是辈分异常,盛怒之下早把之前的计划抛到一边,“传我军令,明日继续攻城,拿下东昌,为张玉报仇!”

第二天,燕军再次与盛庸军交战,结果又是大败。随着收到盛庸通知而率兵赶来支援的平安率部加入战场,朱棣望着周围越来越多的敌军,心中虽有满腔不甘与悲愤,但燕军的巨大伤亡也让他恢复了理智,他明白,再这么继续战斗下去,不但不能为张玉报仇,不能为自己雪耻,整个燕军还将会全军覆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朱棣当机立断,大声下令:“撤!”

燕军将士们听闻燕王军令,纷纷开始向后撤退。但盛庸怎会轻易放过他们,盛庸指挥着朝廷军,在后面紧紧追赶,不断对燕军进行攻击。

眼见南军追杀,朱棣决定让燕军主力迅速北撤,自己则率领小部人马殿后,朱棣且战且退,南军将士因为朱允炆那句“勿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本就不敢去了朱棣的性命,又见朱棣视死如归,也无法活捉,只能放任朱棣离去。燕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缓缓退出了东昌城的战场。

东昌之战,最终以燕军的惨败而落幕。朱棣望着身后那片染血的战场,心中满是不甘和悲痛。经此一战,大将张玉战死,众多燕军将士伤亡,燕军精锐几乎尽毁。这一切都让他痛心疾首。

朱棣带领着残兵败将,缓缓向北而去,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有些落寞,但那眼中的坚毅却从未消失。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一定要夺取那本就该属于他的皇位。但知道,东昌之战的惨败只是一时的挫折,他的夺位大业还远未结束。此战失利,虽然将靖难以来却优势全部葬送,但朝廷短时间内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力量北伐,双方相当于陷入到了一种平衡的局面。只要自己能回到北平,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一切都还有可能!

在击退了南军的多次阻截之后,建文三年正月十六日,朱棣率领燕军残部返回北平,已经收到消息的朱高炽早已下令加强北平承德城防,以防止南军借机北伐。

回到北平的朱棣反复复盘自己这次南下的经过,他心中懊悔万分,知道自己是在突袭沧州、焚毁大名南军粮船。袭扰南军粮道等连续的胜利中渐渐的有些自满大意了,不仅轻视盛庸,中了他诱敌深入的计谋,盛庸还据城而阵,让燕军骑兵失去了灵活机动的优势。而且还严重轻视了重整后的南军战斗力,这一战,无数燕军士兵倒这了对方提前布置好的火器和毒弩之下,这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

另外自己对南军的情报掌握也不够充分,盛庸明显在东昌严阵以待,蓄谋已久,而且还通知了定州的吴杰、平安派兵支援,自己竟没有第一时间掌握南军动态。而且自己的指挥决策也出现了问题,东昌交战伊始,朱棣还是沿用一贯的战术令骑兵冲击南军左翼,而盛庸显然是熟知燕军战法,加固了防御,这才诱使他率兵冲击盛庸中军中了奸计。想到是自己的原因才导致张玉为救身陷重围的自己力战而死,朱棣就悲痛万分,食不下咽。而身体本就不好的燕王妃徐氏自从听到燕军在东昌大败之后也因为日夜担忧燕王和朱高煦的安全而一病不起。

这一下可忙坏了朱高炽,他一方面要组织加固北平的防务,防止南军趁虚而入,另一方面还要担心父母身体,最关键的是他要想办法尽快让燕军恢复元气,让朱棣再次获得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

南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朝廷,惠帝朱允炆十分高兴,虽然没有生擒燕王,但是东昌之战毕竟是燕王起兵以来朝廷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捷。,建文三年正月,朱允炆下旨恢复齐的兵部尚书和黄的太常寺卿职官职,建文元年十一月李景隆大白之后,为安抚燕王,两人被罢免,但暗中一直作为朱允炆的智囊留用 。惠帝朱允炆还以东昌大捷祭祀先祖告太庙。 经此一战,盛庸军势大振,在一向轻视南军的朱棣和燕军将士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王珏得知东昌之战的战果后也很是吃惊,一方面事东昌这个地名与王珏前世的家乡同名,虽然明知此东昌非彼东昌,自己的老家不过是远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但是每每听到这两个字,王珏总会升起一股莫名的思乡之情,再想到朱棣在这里遭遇惨败,王珏总有种十分古怪的感觉。

另一方面,王珏可以确定他之前先上去的建议朱棣肯定是听进去了,要不然也不会土系沧州得手,而且之后还放弃强攻德州转而南下袭扰南军粮道,只是王珏怎么也想不明白朱棣为什么会选在在东昌约盛庸决战,是因为盛庸抢先驻守东昌,朱棣以为后方没有南军才敢放手一搏?还是本就有些自负的朱棣在沧州一战获胜后有些轻敌自满?不过对早就知道靖难之役结果的他来说,这也许只是朱棣靖难之役中一次比较大的挫折吧,从来就没有什么常胜将军,人只有在不断地失败中才能汲取教训成长。

王珏自然不会自己找死傻傻的跑去和师父讨论东昌之战失败的具体原因,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并造成了如此惨烈的局面,总归是要好好想办法扭转局势,好在改良的火药已经开始生产,只要燕军恢复了元气,以后南下就可以用威力更大的改良版火药,只是想要发挥出燕军骑兵的优势,,最好是给骑兵装备一些手榴弹和受累之类的投掷武器,可以如今火药的稳定性,再加上骑兵骑马颠簸,很可能没等点火扔出去就先爆炸了。

王珏捏着下巴陷入沉思,“硝化纤维和黄色炸药暂时是肯定弄不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增加现在火药的稳定性呢?”就在王珏一筹莫展之际,街上孩童燃放的爆竹给了王珏一丝灵感,王珏很快就回家构思起具体的方案来。

王珏没来由的想到张玉的战死,顿时心有戚戚,两人虽然见面不多,但王珏对朱棣手下的几名将领心中十分敬佩,济南之战时大将陈亨重伤不治已经让王珏感慨万分,如今年张玉的战死更让他感到悲痛,此前张玉在迎宾楼开业时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历历在目。

喜欢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在秦朝当神棍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真香!国外老婆最旺夫修真界土匪求生游戏:我有摸鱼系统剑修不懂情,疯批太子深宠到她懂我最喜欢穿越啦全民御卡:开局篆刻华夏神龙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女富婆的贴身神医高考现场:试卷主动告诉我答案不败战神杨辰秦惜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我叫常安,你叫顾鲤鉴宝医圣崩坏:天命艳妇,单推蛇蛇重生之网络争霸小村美妇我姑奶奶她修仙回来了
经典收藏望春风:双面宰相我乃绝顶风华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抗日之肥胆英雄三国平凡人生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将军霸上狐狸爷密探江湖魂穿大武,制造步枪夺天下一品特工祸妃重生之嫡女风流活在大唐吃软饭朕的皇后有点闲大明:下山退婚,你让我治国?NBA万界主教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守望军魂当刘禅穿越成赵构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
最近更新什么!越娶妻越强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弃婿崛起之路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穿越白虎之洪荒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极品假太监铁血大将军王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庚午1990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txt下载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最新章节 -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