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星星们都在

首页 >> 明朝那些事儿 >> 明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剧之夫人想剧终特种妖孽兵王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朕都紫金山封禅了,系统才来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警官,我是直男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三国:你管这叫文弱谋士?!大唐黑科技
明朝那些事儿 星星们都在 - 明朝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明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明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大明开创新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幕深沉,星辰稀疏,紫禁城内的烛光摇曳,映照出朱由检紧锁的眉头,他的心中仿佛交织着万千丝缕,沉重而复杂。

这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每一缕忧虑都化作他心头不可承受之重。《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朱由检深知,要想使大明江山得以延续,必须有所作为。

“王承恩。”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夜的寂静,唤来了这位忠诚的内侍。王承恩应声而至,目光中满是对帝王忧思的关切。“皇上,有何吩咐?”

朱由检轻轻叹息,从案头的宣纸中抽出一张,其上已勾勒出一幅奇异的树木图案,以及一行行详尽的文字,那是他对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物产——橡胶的描绘与需求说明。“你去寻一可靠之人,远赴云南,依据此图此文,寻得一种名为橡胶的奇树,并学会其取胶之法,速速带回。”

橡胶?这个名字在王承恩耳中如同异域传来的风语,陌生而新奇。他接过图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未多言,只深深一揖,领命而去。朱由检望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是一片波澜。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无数念头在脑海中交织碰撞,最终如晨曦初现,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橡胶,这个在他看来或能成为解决国家难题的钥匙,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希望的光芒。如此决定,非是凭空臆想,而是基于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深远谋划。朱由检深知,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是大明王朝重振旗鼓的基石;每一份探索,都可能开启一段新的辉煌篇章。

于是,在这幽深的夜晚,一个关于橡胶的传奇,悄然在大明皇朝的历史长河中埋下了伏笔,等待着勇敢者的脚步,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书写一段不凡的篇章。

橡胶于1492年已被发现,直至1736年方始探究其用途。自身灵魂乃未来之物,自身可提炼橡胶,制得诸般物品。各类军用之物,以及农业所用之诸般物品。“另遣人前往海南岛寻觅。”

王承恩接了圣旨,旋即着手操办。有橡胶之出现,击败李自成与建奴当无甚问题。关键在于务必使人寻得。朱由检始终未明,此时代矿产丰饶,缘何铁器尚如此之少。究其缘由,乃是其燃料之上存有问题。

在那古老而深沉的时代画卷中,或许正是技术的桎梏,束缚了人们探索大地深处无尽宝藏——煤矿的强健臂膀。《史记》曰:“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朱由检深知,只有解决了燃料问题,才能进一步发展国力,从而改善民生,实现国泰民安。

朱由检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不仅要找到橡胶,还要突破燃料的技术瓶颈。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大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若非智慧之光尚未穿透岁月的迷雾,照亮那深埋于黄土之下的黑色黄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或许仍将徘徊于薪火相传的古老能源边缘。

试想,若炼铁之术得以飞跃,炉火熊熊,铁水滔滔,足以铸就无数坚不可摧的大炮,其轰鸣之声,或许能改写历史的轨迹,让大明王朝免于那场宿命的沉沦,屹立于东方,续写不朽的辉煌。

一日,紫禁城深处,龙椅之上,年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目光如炬,召见了当朝首辅杨嗣昌。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凝重而深邃的脸庞。“杨卿家,”朱由检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壁垒,“朕闻太原府之地,蕴藏着世间罕见的煤矿之富,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杨嗣昌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未曾料到,这位勤于政事、常思变通的年轻帝王,竟会将话题引向这看似遥远而陌生的领域。

“陛下圣明,微臣确有耳闻太原府煤矿之名,然其具体情形,实非微臣所擅长,故未曾深究。”他的回答,既显谦逊,又透露出对皇帝非凡洞察力的敬佩。

提及煤矿,不禁让人思绪飘远至唐宋遗风,《太平广记》中曾载,那时虽已有利用煤矿之记载,但太原府的惊世发现,却如同历史长河中一颗晚熟的果实,直至近现代才得以绽放其璀璨光芒。

而今,这份沉睡的宝藏,似乎正被一位雄心勃勃的帝王悄然唤醒,预示着一场即将改变国家命运的变革风暴,正悄然酝酿。

杨嗣昌闻言,面上掠过一抹微妙之色,似是理解又夹杂几分不解,此情此景,于他而言,确属情理之中。“陛下心怀社稷,欲遣使太原府,深掘地脉之秘,实乃国家之幸。

然臣才疏学浅,于这勘探矿藏之贤能,一时竟难以觅得合适人选,实感愧对圣恩。”他言辞恳切,透露出几分真诚的为难。

朱由检轻轻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早已洞察一切,却故意留此一问,意在试探,更在于引导。“爱卿勿忧,朕心中倒有一人,不知卿意下如何?”言罢,他缓缓吐出三字,“徐霞客。”

提及这位游历四海的地理大家,朱由检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几分期待。试想,若得徐霞客相助,以太行山脉为纸,以煤海为墨,探寻煤矿之事,岂非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

杨嗣昌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恍然之色,随即拱手赞道:“陛下圣明!徐霞客先生博古通今,足迹遍布天下,《徐霞客游记》中对山川地势了如指掌,若得他前往太原,定能为我大明寻得富源,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幸!”言毕,杨嗣昌心中亦是一阵振奋,仿佛看见了大明未来繁荣昌盛的景象,正如《诗经》所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如此一番对话,既展现了君臣之间的默契与智慧,又巧妙地铺垫了接下来探索煤矿的非凡旅程,仿佛一幅历史长卷正缓缓展开,等待着勇敢者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微有所闻,然其精准度如何,尚待验证。”杨嗣昌眉头轻蹙,心中暗自思量,国家正值亟需疗养之际,实不宜在此等琐事上耗费过多国力之基。“此事便交由卿家全权处理,朕望速得回音,以定后计。”朱由检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目光深邃,仿佛已洞察世事。

杨嗣昌领命告退,不日,便有密报悄然传来。言及徐霞客,这位行迹遍天下的奇人,竟已闭门多日,不问世事,更无丝毫入仕之念。

朝堂之深,权谋之险,恐是令他心生畏惧,望而却步。

朱由检闻讯,心中暗自盘算。其宏图大志若要实现,徐霞客之技,实为不可或缺之钥。自己虽胸怀天下,却无他那般翻山越岭、寻龙探穴之能,更无法亲赴险境,一一勘查。

于是,朱由检心中生出一计,决定以诚意与智慧,打动这位隐世高人。他深知,唯有让徐霞客感受到国家的需要,以及自己对于真才实学的渴望与尊重,方能使其动心,出山相助。

一场围绕着寻找与说服徐霞客的微妙布局,悄然在紫禁城内外铺展开来,而这一切,都将是朱由检实现其宏伟蓝图的重要一步。

次日清晨,晨光微露,紫禁城的庄严渐渐被市井的烟火气所取代。

朱由检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裳,一袭素衣,不惹尘埃,却难掩其龙潜于渊的气质。他轻步走出宫门,身旁紧跟着忧心忡忡的杨嗣昌。“皇上,此举实乃不妥,您贵为九五之尊,怎可轻易涉足民间,寻觅一介布衣?此举恐有损我大明皇室的威严与尊严。”杨嗣昌低声劝阻,眉宇间难掩焦虑。

朱由检轻摆龙袍改制的便服,目光坚定而深远,淡然道:“爱卿勿忧,朕意已决,自有朕的深谋远虑。此行非为个人私欲,乃是为江山社稷计。

你只需紧随左右,切记勿泄露朕之真身,以免横生枝节。”杨嗣昌闻言,心中虽仍存疑虑,却也知皇命难违,只得应承下来,心中暗自思量,若真有不测,自己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他偷偷瞥了眼紧随皇帝身后的李定国,那是一位身形魁梧、眼神锐利的武将,心中稍感宽慰:“有李将军护驾,或许能保皇上周全。”李定国立于一侧,身姿如松,不动如山,仿佛任何威胁都无法动摇其分毫。他感受到杨嗣昌投来的目光,微微颔首,以示安心。

三人一行,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熙熙攘攘的市井之中,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寻访之旅。街道上,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片,朱由检身着便装,行走在人群之中,没有了宫墙内的束缚,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民间疾苦的好奇与关切。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朱由检心中默念着《论语》中的这句话,心中怀揣着一份莫名的信任,坚信李定国那双持剑的手,绝不会对自己举起。

这份信任,不仅仅是因为李定国的忠诚,更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随着步伐的深入,朱由检越发感受到民间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愈发坚定了他寻求徐霞客协助的决心。

他知道,只有真正了解民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正如《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由检心中怀揣着这样的信念,继续前行,直到那扇闭合已久的门扉前。

这份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一切猜疑与不安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杨嗣昌的引领之下,一行人悄然踏入了徐霞客那幽静的居所。

此地虽是临时歇脚之处,却仿佛承载了旅人无尽的风尘与梦想。徐霞客,这位足迹横跨千山万水的奇人,其生活之地也透露出一种不羁与自由的气息。

消息传来,徐霞客即将再次启程,他的目光已越过了眼前的山川,投向了遥远的云南。那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正呼唤着他继续未竟的探索之旅。

史书轻启,一页页翻过,徐霞客在云南的奇遇与挑战,最终化作一缕轻烟,被命运之手送回了故乡江阴。然而,命运之轮在朱由检的干预下,似乎开始缓缓偏移原有的轨迹。

四年,对于浩瀚历史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徐霞客而言,这却可能是生与死的界限。

朱由检深知,若能以智慧与诚意,挽留这位行者的脚步,便能在无形中改写命运的剧本,让徐霞客的生命之花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绚丽绽放,而非过早地凋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于是,一场关于挽留与改变的微妙较量,在朱由检与徐霞客之间悄然展开。

这不仅是对一位伟大探险家的拯救,更是对生命价值深刻理解的体现,以及对未知世界无尽探索精神的致敬。

朱由检,身为一国之君,却无丝毫天子之傲,他的步履轻盈,带着几分书卷气与谦逊,缓缓言道:“老先生在上,晚生朱由检,特率微步,诚心来访,望赐一见。”

言辞间,温文尔雅,尽显其不凡气度,仿佛这皇权的重压于他而言,不过是轻风一缕。

从那简陋却不失雅致的屋舍内,传来了一声坚定而清癯的回应:“老夫徐霞客,志在山水,无意庙堂之高,请陛下莫要强人所难。”

声音虽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朱由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中闪烁着诚挚之光:“老先生误会了,朕此行,非为功名之累,亦非权位之诱,实乃久仰先生大名,心生向往,只愿一睹先生风采,共叙山水之间无限风光,别无他求。”

随着话语落下,吱呀一声,木门轻启,仿佛开启了通往另一番天地的大门。

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立于门扉之后,正是那位游历四方,笔下生花,记录了无数山川奇景的地理大家——徐霞客。“陛下屈尊至此,老朽不胜惶恐,有礼了。”

徐霞客拱手回礼,动作间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的淡然与风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得心生敬意。李定国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惊愕与敬佩交织的光芒。

他未曾料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竟能如此平易近人,对一位布衣之士表现出如此深的敬意与尊重。

这一刻,他心中的帝王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叙述,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知人善任的明君形象。这份意外之喜,让他对即将展开的对话充满了期待。

“请进!”伴随着一声热情的呼喊,徐霞客亲自打开房门,微笑着将几位访客迎入屋内。

走进房间,一眼便能看到案几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精心的整理,而从那堆叠如山的纸张和尚未干涸的墨痕可以推断出,徐霞客正在埋头梳理他的珍贵游记。

朱由检踏入房间后,目光迅速扫过四周,但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好奇或惊讶之色。

相反,他显得十分沉稳内敛,径直走向徐霞客,礼貌地抱拳施礼道:“徐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朕之荣幸。”徐霞客赶忙回礼,并邀请朱由检入座。

两人相对而坐,开始交谈起来。朱由检态度谦逊,言辞恳切,向徐霞客请教了许多关于地理、人文以及历史方面的问题。

徐霞客则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一一耐心解答。

他们之间的对话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妙语连珠,气氛融洽至极。

正如《庄子·外物》中所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此刻,无需过多言语,彼此间的理解和敬意已在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

然而,整个交流过程中,朱由检却对让徐霞客去寻找煤矿之事绝口不提。

似乎他此次前来纯粹是为了与这位名震天下的旅行家探讨学问,而非另有目的。

尽管如此,双方依然聊得不亦乐乎,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

与此同时,朱由检这次前来寻找徐霞客的住处时,特意没有让杨嗣昌跟随左右。取而代之的,只有李定国陪伴在侧。李定国心中暗自诧异,不禁对眼前这位皇帝的胆量刮目相看。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竟敢轻车简从,孤身深入民间拜访他人,这种行为实在罕见。

随着与朱由检接触的增多,李定国原本坚定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动摇。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帝王,思考那些流传于世的关于朱由检残暴不仁的传闻是否真有其事。

如今亲眼目睹朱由检如此礼贤下士,不惜屈尊降贵亲自登门拜访一位平民百姓,只为求得真知灼见,这样的举动着实令人钦佩。

莫非,所谓的暴君之说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或许,真正的朱由检并非如外界所传言那般不堪……想到此处,李定国对朱由检的看法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定国心中的疑惑如同春日里细雨绵绵,不绝如缕,而脚步却未停歇,与朱由检并肩踏入了徐霞客那幽静雅致的居所。“老先生,我二人不请自来,还望海涵。”

朱由检的声音温和而谦逊,仿佛春风拂面,带着几分歉意与敬意。

徐霞客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敬意,他缓缓屈膝,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跪拜:“草民徐霞客,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一举动,宛如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了层层涟漪,让周遭的空气都凝固了一瞬。

朱由检心中微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起徐霞客,温声道:“老先生何须多礼,能得您如此相待,乃朕之幸也。”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真诚与感激,仿佛两人之间早已超越了君臣之礼,而是知音难觅的友人。正如《论语》所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刻,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像是心灵的契合,而非身份的尊卑。

此番重逢,徐霞客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谨慎与拘谨,昔日的那份洒脱与不羁似乎被一层无形的纱幔轻轻覆盖。

两人落座,茶烟袅袅间,话题虽启,却多了几分微妙与距离,再不复初次相见时的畅所欲言、心无挂碍。

朱由检暗自思量,徐霞客之所以能识破自己身份,或许是因为那份潜藏于细微之处的帝王之气,又或是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行举止,早已泄露了天机。

然而,此刻的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继续与这位博学多才、心怀天下的旅者,共话风雨,同谋天下大计。

于是,他轻啜一口香茗,以更加平和而深邃的目光望向徐霞客,试图在这份微妙的氛围中,寻找那份能够再次拉近彼此距离的契机。

“陛下,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此番驾临,莫非有要事相询?”朱由检的话语温文尔雅,却难掩其帝王之尊,他缓缓道出,目光中闪烁着诚挚与期待。

徐霞客,这位游历四海的奇人,即便洞悉了眼前人非凡的身份,依旧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淡然,拱手答道:“陛下但有差遣,老朽虽不才,亦愿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然则,若涉朝堂纷争,老朽恐力有不逮,万难从命。”

朱由检闻言,心中对徐霞客的高风亮节更添几分敬意,他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苦涩与无奈:“徐老先生多虑了,朕所求非为功名爵禄,实为心中之惑,欲求老先生一解。”

“哦?指点迷津?”徐霞客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感到意外。

他环视四周,仿佛试图从周遭的静谧中寻找答案的线索,却终究归于一片茫然:“陛下之言,实令老朽困惑。这紫禁城中,六部九卿,皆是治国良才,何须老朽这山野匹夫来指点迷津?”

朱由检轻轻摇头,语气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世间之事,非皆能以常理度之。朕之心事,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实非朝堂所能尽解。

故而,特来求教于老先生,望老先生能以游历四海之广博见闻,为朕拨云见日,指点一二。”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凝固,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期待。

徐霞客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那份超然之中,多了一份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既是如此,老朽愿闻其详,虽不敢言必能解陛下之忧,但定当竭尽所能,共谋良策。”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几分沉痛与急切,穿透了殿内的每一寸空气,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大明,这艘古老的航船,此刻正摇曳于风雨飘摇之中,唯有一线生机,系于老先生您一身。”

他的话语,如同暗夜中的灯火,虽微弱却坚定。

徐霞客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波澜,他未曾料想,自己半生游历山河,竟能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那双阅尽千山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惊异与不解,随即被一股莫名的使命感所取代。

“陛下言重了,老朽一介布衣,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徐霞客谦逊道,但语气中已难掩激动之情。

“老先生此言差矣,”朱由检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您足迹遍布大明疆域,对山川地理之熟悉,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您对矿物的独到见解,更是无人能及。大明制造之困,根源在于资源未能善用,煤矿尤甚。普天之下,唯老先生能慧眼识珠,为我大明指明富矿所在,此乃救国于危难之关键。”

言罢,朱由检的语气转而凝重,眼中闪过一抹忧虑。

“我大明儿郎,誓死扞卫疆土,然手中兵刃,却往往不及敌锋之利。他们的血肉之躯,全赖那薄薄一层钢铁守护。老先生若能助我大明提升冶炼之术,锻造神兵利器,则我儿郎必能所向披靡,护我河山无恙。”

这番话,字字铿锵,不仅是对徐霞客的期许,更是对整个大明未来的深切呼唤。徐霞客闻言,胸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半生所学,在这一刻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心中暗自许下誓言: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大明开创新局!

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徐霞客深知,唯有尽己所能,方能不负此生所学,亦不负朱由检之重托。

这一刻,他仿佛与朱由检一同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

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ilushuwu.com)明朝那些事儿西陆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机长大人,别来无恙!网游:开局觉醒龙族血脉,我无敌了!别动,我想抱你重生毒师废女左苏苏九转星陨诀玄幻:我能掠夺他人气运快穿:打脸白眼狼后我暴富了末世生存记录给重生的虐文女主当妈后躺赢了快穿:四星宿主有点甜超级小神农重生在权力中心大姐勇猛二姐萌,小妹要修仙电竞王者:外挂夫君已上线诸天最强肉盾诺兰利亚编年史拽妃:王爷别太狠团宠锦鲤六岁半大王叫我来巡山呀
经典收藏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抗战巾帼明末之大国崛起三国铁血龙骑震惊!我有军火商系统抗日之肥胆英雄穿剧之夫人想剧终冒牌皇后:我的皇上我做主望春风:双面宰相大唐开局从了武则天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重生之嫡女风流东汉最后一个暴君穿书红楼梦后,我拯救了贾府让你当个赘婿,没让你一统天下唐梦千变明扬天下大明位面重生商纣王
最近更新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大明:失算了拜把兄弟是崇祯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诗经中的故事如梦令:明朝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是,陛下天运不仁权倾朝野要杀我,国破家亡你哭啥?大唐:开局扮演项羽,战神无双大景驸马爷纨绔子弟搅动天下风云三国:无限物资,可乐辣翅换二乔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红楼之携花归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太子被黜,我当北凉王领兵千万!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
明朝那些事儿 星星们都在 - 明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明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明朝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